Linux(CentOS7)中redis相關__Linux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redis安裝 在安裝redis之前,需要安裝gcc編譯器。然後從官網下載redis的解壓包,上傳至伺服器指定的目錄,然後解壓、編譯。安裝的時候要指定安裝目錄。 安裝 gcc 編譯器,利用 yum 源進行安裝,如果不能線上安裝,請掛載鏡像,安裝本地 yum源,然後安裝。命令:yum install gcc-c++ 解壓安裝包 命令:tar -zxvf 檔案名稱 編譯redis 進入解壓目錄,然後編譯redis命令:make 安裝redis至指定目錄 命令:make PREFIX=路徑 instal
redis設定檔修改 安裝完成之後便可以啟動 redis 了。但是這是前台啟動,redis 預設是以前台啟動,並且以安全模式啟動的(只能通過本機訪問)。想要另外的電腦訪問 redis,需要修改設定檔。 上面的編譯目錄中,找到 redisconf 檔案,將其複製到 redis 的安裝目錄當中。 編輯 redis.conf 檔案,找到 daemnoize no 選項,將 no 該成 yes,將 redis 作為守護進程啟動。 找到 bind 127.0.0.1 將其注釋掉,關閉本機 IP 綁定 找到 protected-moded yes 該成 no 添加連接埠,需要在系統中開放 redis 啟動並執行連接埠,以便能進行另外的電腦訪問該 redis,centos6.5為修改 iptables 檔案,在檔案當中新增內容來進行開放連接埠,然後重新架子該檔案生效。centos7 是需要利用 firewall-cmd 命令開放連接埠,然後重啟該服務,以便修改生效。 然後遍可以進行後台運行了。
redis特性 redis單個執行個體最多有16個資料庫執行個體(下標為:0 -- 15),,使用者可指定串連的資料庫。預設串連的資料庫是 0 號資料庫。在redis用戶端中,可通過 select [庫下標] 來指定需要串連的庫。
每個庫中的 key 可移動到另外的庫,使用命令 move key [庫下標]
redis事務 multi:表示開啟事務,為保證原子化的執行,之後的所有命令會被存放至命令隊列當中,直到遇到 exec命令。 exec:相當於關聯式資料庫中的提交 commit discard:相當於關聯式資料庫中的復原 rollback
redis持久化
redis有2種方式 RDB方式持久化,該方式是預設的。 在指定的時間間隔內,將記憶體中的資料寫入到磁碟當中進行持久化。
AOF的方式 以日誌的形式記錄伺服器所處理的每一個操作,在伺服器啟動之時,讀取該檔案,重新構建資料庫。以此保證資料庫中的資料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