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學習中的一些誤區,iOS學習誤區
1、教條主義。
問題論述:盲目的學習一對書籍和一些業內比較有名的iOS程式員的blog。當然後面也階段性的調整了,但是這裡還是要單獨拿出來探討一下。要學的書籍有很多,覺得不錯的blog浩如煙海,這如果盲目的陷進去基本就悲劇了。會有很多可能,最可能的就是發現效率越來越低,還有就是覺得哇,那些人好牛,我該如何是好,我好菜,我的差距還有好大,怎麼辦,完了完了完了完了。其實沒有必要驚慌,如果剛開始的話,就挑一本小而精的書,慢慢啃,如果稍微入門了,就找一本大而全的書仔細讀。一個版塊一個單元的看,然後根據這些板塊去找相關blog。而不是關注某個人的部落格,關注某一個人的部落格是十分沒有必要的,因為大多數blog都是零散不系統的介紹一些知識點,很少有由點連線,由線到面的系統性強的部落格。所以在搜尋引擎技術如此發達的情況下,在自己的知識體系還沒有建立的情況下,建議還是用上面的方法,而不是去訂閱一堆部落格。你發現自己的RSS工具上面的數字越來越多。這樣反而很痛苦,來吧,你如果是新手推定RSS吧。
解決方案:退訂絕大部分RSS,建議只留下1-3個。不要去在關注微博上的iOS比較牛的和他們的部落格。沒有什麼意義。他們裡面有像唐巧一樣能出書的必經是少之又少。你看了那些零散的知識點又能有什麼用。對於初學者如我,最重要的就是看書來整理自己的iOS相關的知識結構,然後遇到某個板塊,覺得書裡面說的不豐富,再去根據專題知識去找相關的blog。這樣等自己的知識結構建立好了,再看各種blog不過就是短時間的事情,你會有很好的格局去接納這些零散的知識。而不是被各種零散的blog牽著鼻子走。記住,所謂的牛人,不過是比你多吃了些苦,你走的路他們早就走過了而已,不要怕,堅定的往前走!
2、持續作戰能力。
問題描述,根據我這些天對自己行為的記錄,經常會出現,有幾天用力過猛,導致後面幾天效率低下,甚至沒有效率的情況。這個情況我覺得很多人都會有,這就不單單是iOS初學者的問題了,這應該是一個普世的問題。這樣計算下來,這樣效率不穩定的學習一周,收穫不如穩定持續較高效率學習一周的效果好。
解決方案:身體狀態決定學習狀態,首先要保證身體處於良好的狀態,這方面的文章很多,我就強調一下,晚上除非加班以外,11點以前必須睡覺。持續才能形成習慣,所以學習任務必須要安排成一個策略組合,而不是死板的一天必須學多少,這樣難以持續,不持續,很多東西都難以完成。所謂策略組合,聽起來好高端,簡單的說,就是一天給自己定一個最少的學習量,而這個量很容易完成,這樣至少會讓學習習慣持續。這才是最重要的。不放縱自己的慾望是做成很多事情的關鍵,求知慾也是慾望。如何分析網站記錄檔
3、動腦多,動手少。
問題描述:iOS開發,本身就是要動手的學科,而我這百天計劃以來,幾乎沒有敲代碼。這是非常大的問題,當然跟準備面試有關但這不是沒敲代碼的理由,沒錯,這是借口。往往如我,想敲代碼,不知道敲什麼。想動手實踐,被自己的完美主義攔截掉,總想著,學到什麼情況,我要把最佳實務掌握才動手。這是大錯特錯的,殊不知,現在的你的代碼,就是你自己的最佳實務了。不是看了最佳實務的文章之後去敲代碼,而是不斷的敲代碼,不斷的看,然後慢慢讓自己的代碼逼近最佳實務,其實沒有完美的最佳實務。優秀的最佳實務也是策略組,而不是單一的教條。
解決方案:盡量多敲代碼,再敲代碼中練習,可以敲書上的題目,可以書上的案例代碼,可以找一個簡單的項目模仿著寫一個demo。總是,手不能停,要多敲代碼。當然如果獲得了一個iOS職位,那就好好的多看公司的工程代碼,然後自己學著敲,改bug。我還沒去,還不知道。總之我入職之後,首先就是要先熟悉公司的項目代碼,然後再修改bug和寫新需求的過程中實踐。工作之餘,也要找東西寫。目前來說,還是先要把知識結構搭建好,所以我準備把iOS那幾本經典的書都細讀一遍,然後把裡面的習題和案例代碼選擇性的都敲了。這個方法有點笨,後面在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