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看一張結論表
If(有類顯式靜態建構函式)
{
If(有訪問靜態成員)
{
在進入Main函數之後,第一次訪問靜態成員之前,先調用靜態建構函式,以後將不再調用靜態建構函式,同一個靜態建構函式最多隻能調用一次。
}
Else
{
不調用該類靜態建構函式
}
}
Else
{
If(有訪問靜態成員)
{
在執行Main函數中的代碼之前,先調用靜態建構函式,以後將不再調用靜態建構函式,同一個靜態建構函式最多隻能調用一次。
}
Else
{
不調用該類靜態建構函式
}
}
1.下面先來驗證一下上面的結論
public class Class_1 { public static int i; static Class_1() //顯式定義靜態建構函式 { Console.WriteLine("Class_1:顯示定義了靜態建構函式"); i = 1; } } public class Class_2 { public static int i = Init(2); //沒有顯式定義靜態建構函式 public static int Init(int j) { Console.WriteLine("Class_2:沒有顯示定義了靜態建構函式"); return j; } } public class MainClass { static void Main() { //分別分析以下幾種情況的結果 } }
1. 顯示定義了靜態建構函式,且有訪問靜態成員
static void Main()
{
///1.顯示定義靜態建構函式 2.有訪問Class_1中的靜態成員i
Console.WriteLine("Start In Main:");
Console.WriteLine(Class_1.i);
}
結果如下:
Start In Main:
Class_1:顯示定義了靜態建構函式
12. 顯示定義了靜態建構函式,且沒有訪問靜態成員
static void Main()
{
///1.顯示定義靜態建構函式 2.沒有訪問Class_1中的靜態成員i
Console.WriteLine("Start In Main:");
}
結果如下:
Start In Main:3. 沒有顯示定義了靜態建構函式,且有訪問靜態成員
static void Main()
{
///1.沒有顯示定義靜態建構函式 2.有訪問Class_2中的靜態成員i
Console.WriteLine("Start In Main:");
Console.WriteLine(Class_2.i);
}
結果如下:
Class_2:沒有顯示定義了靜態建構函式
Start In Main:
24.沒有顯示定義靜態建構函式,且沒有訪問靜態成員
static void Main()
{
///1.沒有顯示定義靜態建構函式 2.沒有訪問Class_2中的靜態成員
Console.WriteLine("Start In Main:");
}
結果如下:
Start In Main:
參考資料:
1.關於Type Initializer和 BeforeFieldInit的問題,看看大家能否給出正確的解釋(http://www.cnblogs.com/artech/archive/2008/11/01/1324280.html)
2.通過七個關鍵編程技巧得益於靜態內容(http://www.microsoft.com/china/MSDN/library/enterprisedevelopment/softwaredev/us0501StaticsinNET.mspx?mfr=true)
3.靜態建構函式的執行時機(http://www.cnblogs.com/happyhippy/archive/2007/04/04/710936.html)
4.品味細節,深入.NET的類型構造器(http://www.cnblogs.com/anytao/archive/2008/11/02/must_net_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