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王立威教授: AI 醫學影像的現狀、機遇與挑戰
參考來源:http://www.sohu.com/a/209212040_114877
摘自AI掘金志與慕課學院聯合舉辦的視頻課程,課程地址:http://www.mooc.ai/course/339/thread?page=2
我沒有觀看視頻,還是捨不得花這個錢啊。。記錄一些從網上擷取的重點。
專家簡介:北京大學王立威教授,首位獲得AI's 10 to Watch獎的亞洲學者,同時也是LUNA和天池AI醫學大賽冠軍隊導師
王教授實戰的案例人工智慧肺結節檢測與良惡性診斷:採用了三階段模型架構來解決肺結節的種類多,形態各異,容易與血管及其他組織混淆的問題。
具體為:
1.肺門地區結節
肺門地區結節是非常容易發生錯誤、漏檢的地方,肺門地區結節和其他結構完全串連在一起的特性使得資訊難以區分。王教授團隊的技術核心是將多尺度資訊結合,應用一種特徵金字塔網路(FPN)。
2.磨玻璃結節
磨玻璃結節也是一個容易漏檢的部分,相比而言,磨玻璃結節與其他地區的亮度差異較小。通過引入難例挖掘機制,使得模型更為關注困難樣本,提高磨玻璃結節的檢測準確度。
3.結節臨床意義分析
在結節臨床意義分析方面,王立威教授指出:一個患者的整個肺裡只有一個地方有結節,另一個患者有很多結節,雖然有一樣的結節,但是對於兩個人的意義是不同的。我們通過結合病例內所有結節的全域資訊,進行結節臨床意義分析與判斷,協助醫生關注到更具有臨床意義的結節。整個過程為:
注意:這裡用到了Context Net。避免孤立地看待檢測出的結節,而是在全域上判斷哪些是有臨床意義的,包括利用系統判斷結節良惡性的機率值。
在他看來,醫學影像問題可以分為兩類:
1.提高效率。對於醫生而言,檢測出肺結節是很容易的事情 ,人工智慧血藥做到的就是提高效率。
2.攻克醫學難題
對於未來在AI醫學影像領域的工作者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兼備人工智慧技術和醫學知識,既要成為機器學習專家,也要不斷學習醫學知識。AI工作者需要花很多時間培養自己閱片的能力,要像一個初級的醫師一樣不斷學習影像方面的知識。最好做一個懂醫學懂機器學習的雙向人才。
一些與學員的問答:
問:作為放射科醫生,對於肺結節自動檢出產品,最關心的是假陰性,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答:從醫學的角度來講,大家關注的效能指標應該是兩個:特異性和敏感性,敏感度其實指的是一種查全率,是不是把所有的結節都找到了。特異性是指假陽性的比例。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兩個矛盾的指標,如果把一個指標調到最大,那肯定另一個指標的表現就會變得很差,大家都希望這兩個指標能夠達到一個最好的平衡。
問:目前的深度學習技術,能夠比較高精度的檢測多小的結節,五毫米左右如何。
答:我們現在的系統檢測五毫米左右的結節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國家也發布了關注這類篩查的手冊指導意見。我們真正需要關心的就是三毫米以上的結節,三毫米以下現在可以不需要在報告裡體現,我們的系統在三毫米以上的檢測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