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剛從一家知名的互連網公司辭職,因為他想創業。“給別人打工,掙得少不說,關鍵是不自由。”
“我覺得蘋果應用程式商店不錯,自己開發一些應用拿到上面去賣,肯定能夠賺錢。”他說。在蘋果公司的APPSTORE中,軟體供應商可以獲得70%的收入分成。“我也很看好中國移動即將推出的MobileMakert,它不是有接近5個億的使用者嘛,萬分之一的人用我寫的程式,我就很滿意了。”
小徐的自信是有依據的。如今,不僅僅是蘋果這樣的超級“粉絲類”產品,像諾基亞、三星之類的終端廠商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商店;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部分電信電訊廠商也有相似的打算;而Google和微軟的加入更是將“商店熱”推向了高潮。
但是,這種大幹快上的浪潮也給小徐帶來了困擾。“擺在我面前的硬體裝置平台太多了,包括黑莓、iPhone、symbain、微軟和其他智能手機,有時候覺得自己無從選擇。”
對於小徐這樣的軟體開發商來說,選擇對象的增多可是一柄雙刃劍。雖然使用智能手機的使用者比以前更多了,但是他們卻不可能為每一種手機開發不同版本的應用軟體。如果選錯了裝置,那麼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金錢。小徐還有一個顧慮,那就是和這些大佬們打交道是不是很麻煩。“我還是有點傾向和‘弱者’打交道,這樣自己周旋的餘地也多一點。但就怕他們沒有實力開商店。”
小徐的問題也困擾著很多人,但現在好了,至少已經有行業巨頭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當開店已經成為潮流
眼下,要是那個電訊廠商或者是排名靠前的終端廠商,不向外界表達一下想要在網上開個商店的想法,那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首先吃螃蟹的應該是三星,“三星樂園”做的並不是很成功,這可能與當時的產業環境和三星公司的一些做法有關。將商店發揚光大成為當下時髦的當屬喬布斯和他的蘋果,它的應用數量在短短9個月時間達到了35000個,包括收費和不收費兩種情況。經過測算,蘋果的App Store大概帶來了1.2億美元的直接收益,而依靠商店帶來的終端銷售收入更為可觀,終端領域的老大諾基亞5月26號發布了它的全球商店Ovi Store。諾基亞的戰略成型於兩年前花巨資收購Navteq,這個商店裡面的重點的業務就是位置服務。
一些互連網和軟體巨頭也加入了這場遊戲,微軟推出了基於自有手機作業系統的WindowsSkymarket;Google推出的Marketplace,只不過受制於技術方面的原因,走過一段彎路,現在整體的應用也接近1000個。
電信運營企業作為產業鏈的霸主更是不甘示弱,歐洲的Orange和O2已經推出了產品。中國移動也正在加緊MM戰略的推進,但與終端廠商和系統廠商不同的是,電訊廠商看不到一個明確的模式,它不單是靠銷量賺錢。以中國移動為例,如果沒有一個創新的模式,MM將非常有可能淪為移動夢網的升級版。
現在看來,商店之風肯定會越演越烈,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開商店的能力呢?
看似簡單的一個商店,確是一個產業鏈條努力共贏的產物。大家都想在裡邊起主導作用,都想從中賺的真金白銀。各方博弈的是對產業鏈的整合把控能力,誰掌握的資源越多,誰就越有利。具體到商店建設本身,使用者體驗、互動介面、內容管理、內部結算、應用測試、使用者反饋,諸如此類都馬虎不得。
高通的3G哲學
有人說,如果沒有3G,行動裝置 App程式商店也就沒有了生存的土壤。這句話雖然有點武斷,卻不無道理,終端使用者的接入頻寬才是制約各種消費行為的關鍵。
同樣,談起3G,我們就不得不提美國高通公司。這裡我們沒有必要去刻意討論它的商業模式。從另外一個意義上講,這種曾經飽受詬病的商業模式也加快了3G時代的到來,也使得更多的人得益於3G。
特別是在小雅各布上台之後,高通公司的變化還是很明顯的,這種公司經營哲學的變化也體現在各個層面,高通公司最新推出的PlazaRetail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顧名思義,“PlazaRetail”可以大概理解成為零售商店的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手機內建的用戶端屏蔽掉了不同平台的差異性,給顧客提供一致的體驗,不管顧客進什麼商店,不管底層是什麼平台,在這個商店裡都感受不到購物的差異,保證“貨櫃”的展現基本一致。同時,該方案還能夠為使用者提供了多種的模板,可以滿足部分使用者的個人化需求。
它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實現了真正的模組化,使用者可以整體購買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採購其中的某一個模組。這就使得該產品不但能夠面向電訊廠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也可以面向終端廠商、CP/SP,在滿足了產業鏈條不同環節的差異化需求的同時,也降低了開店的技術門檻。
當然,你可能要問,高通是通過什麼樣子的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呢?其實,這個技術就在我們身邊。BREW,這個曾經聽起來很熟悉的名字。實際上高通的BREW已經做了8-9年的時間,只不過這個商店裡面的貨品種類比較單一,只有“BREW”這一種貨。這可能也是BREW在中國一直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的原因之一。
好在高通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將BREW的用戶端和系統端都做了很大的改動。在用戶端,把BREW做得更開放了,在中低端的產品晶片上配置BMP作業系統。在這個作業系統上能夠支撐傳統的BREW的應用和Java的應用,還可以支撐Adobe Flash。在系統端,BREW變成了現在的PlazaRetail。它和BREW商店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支援多平台的。BREW、BMP、Android、WindowsMobile、Linux都可以。
接下來,你可能對這種商業模式提出疑問。我想高通並不是沒有一個想好的模式,而是覺得時機不成熟罷了。但至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商店肯定能夠帶來終端銷售的增長,終端和晶片又密不可分,晶片是高通最來錢的產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