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客戶 地球 情況下 基礎 方式 通過 移動硬碟 一點 分析
現代企業發展資訊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有沒有一款軟體可以保護檔案防泄密讓檔案不能通過任何方式傳播出去,防止員工有意或無意中泄露公司資料,保護公司的資訊安全?
美國《福布斯》等雜誌提供的資料顯示,很多歐美大公司都曾採取“不光彩”的手段擷取競爭者的機密材料:
德國福士汽車公司曾派出商業間諜到通用汽車公司偷取數箱機密計劃檔案,被訴後不得不向對方支付1億美元的庭外和解費;
寶潔公司曾僱用間諜以市場分析員的名義潛入聯合利華公司,從後者的“垃圾堆”中獲得大量機密;
波音公司兩名員工為爭取美國空軍的一份衛星生產合約,偷取了競爭者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計劃書,結果波音在失去合約的同時,也被罰在一段時間內不得競投空軍裝備合約。
事實上,在商業間諜無孔不入的窺視下,每一分鐘可能都會有商業間諜的誕生。
網路,商業間諜的重要工具
在網路時代,人們享受著網路的便利,也為網路所累。
現在不少企業通過傳真、電子郵件或者其他電子手段傳送商業檔案,不需數分鐘就能傳到地球另一方的夥伴手上。這一切也為商業間諜們順手牽羊創造了極大的便利。
電腦監視軟體會隨著資訊時代的進步而普及,許多企業都安裝了超級眼電腦監視軟體,這些企業,主要是從事科研以及商品銷售為主,研究報告、技術檔案以及大客戶資料是企業的“生命線”,屬於不可外泄的商業機密。
那麼監控員工電腦是否合理?
老闆監控員工電腦算不算侵犯隱私權?
老闆監控員工電腦,是不是侵犯了隱私權?
對此法律界人士認為,在公司這樣的場所,老闆監控員工工作電腦,並且事先進行告知,不形成侵犯隱私權。
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的曾瑞勝律師說,從情理上講,公司這種管理方式的確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但辦公室和工作電腦都是公司的公用財物,管理者有權對員工正常的工作內容進行監督,這也是公司保護其商業機密和智慧財產權的一種方式,在許多大公司都有類似的做法,從這個角度說,對員工電腦進行監督,也是合理的。
所以,關鍵的點在於是否提前告知。
制度才是最硬性的防線
“商業秘密的保護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管理,制定嚴格並且易於操作的管理制度是減少安全問題的基礎。”諾基亞企業解決方案部中國區技術部經理王磊先生說。
在商業間諜無孔不入的今天,加強管理無疑是企業有效保護傘。
在細節的監管上,跨國公司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例如,西門子公司從硬體裝置上防止員工拷貝公司資料,根據層級區分,公司的大部分員工電腦是不能安裝軟碟機和移動硬碟介面的。
而IBM公司規定每個員工只有三次查閱同一文檔的機會,並且這三次查看的時間、地點、原因都會被嚴格記錄下來。
與其讓商業間諜給本公司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還不如花錢購買超級眼電腦監視軟體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對於即將離職的員工,跨國公司的普遍做法是在通知員工離職前便凍結員工在公司的所有許可權。這一點,聯想的裁員就顯得非常專業。在離職員工知道自己被解聘之前,公司便封掉了他在聯想區域網路上的ID,員工就不能進入公司的網路擷取任何資料。
現代企業管理既要尊重員工,員工也要為企業的利益考慮,企業在確定要安裝超級眼電腦監視軟體的情況下要告之員工,互相理解才能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超級眼電腦監視軟體保護企業機密資訊讓商業間諜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