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體網】摘要:融合的條件已經具備,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這不僅是無法復原轉的趨勢,更是不可錯過的機會。對於電信電訊廠商來說,融合不僅意味著要積極學習、藉助互連網的商業模式、創新機制和開放特性,也意味著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資源,綜合運用包括互連網、電信網、物聯網在內的各種資訊手段,為使用者提供綜合化的資訊服務。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經濟危機陰霾的壓抑下,互連網的強大滲透力和影響力,正在悄無聲息地包容一切。在此次互連網大會的熱鬧紛繁中,我們看到一條隱約的線,將雲端運算、移動互連網、視頻、電子商務等各個熱門論壇串接起來,形成一個共同的詞彙:融合。
在網路、應用、終端等各個層面,互連網在融合著一切。不久前還是涇渭分明的那些概念,無論是互連網、電信網、物聯網、無線網、固定網,無論是個人電腦、手機、電視、PDA、遊戲機,還是視頻、搜尋、遊戲、商務、社區、部落格等等,都在不斷髮生踫撞、交匯,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嶄新的應用。此次大會上,視頻的移動化、社交的視頻化、商務的移動化和視頻化以及部落格的移動化等,都成為業界熱烈探討的話題。既有傳統巨頭如Google、網易大張旗鼓推出移動語音搜尋、手機新媒體,也有新銳企業如Paypal、139移動互連網雄心勃勃展示視頻電子商務、移動社區地圖。於是乎,移動網與無線網的產業融合,移動網與固定網的接入融合,PC互連網與移動互連網的應用融合,個人電腦、手機、電視在使用者端的三屏融合,乃至互連網與各行各業、社會民生的廣泛融合,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融合時代。
融合的條件已經具備,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這不僅是無法復原轉的趨勢,更是不可錯過的機會。對於電信電訊廠商來說,融合不僅意味著要積極學習、藉助互連網的商業模式、創新機制和開放特性,也意味著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資源,綜合運用包括互連網、電信網、物聯網在內的各種資訊手段,為使用者提供綜合化的資訊服務。是被融合,還是去融合?參加大會的電信電訊廠商和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電信業應抓住融合的機遇,開闢屬於自己的市場空間。
第一,這種融合恰逢難得的技術革新契機。3G、雲端運算、寬頻網路等新技術的驅動,逐漸彌合了固定網、無線網、物聯網等各種網路、終端之間的使用者體驗差距,使得跨網路的業務融合成為可能。電信電訊廠商應緊跟技術發展方向,積極研究3G與物聯網、3G與雲端運算、寬頻與雲端運算之間技術融合的可能性,在這一輪融合大潮中掌握先機。
第二,這種融合具備明顯的需求驅動特徵。互連網在經濟危機下的大發展是以各行業普遍需要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經營成本為前提的。經濟危機中,很多企業往往傾向於採用固定和移動電子商務相結合這種較低成本的資訊化手段提高經營效率,這種需求涉及面廣、行業種類繁多、服務訴求複雜,往往需要採用多種網路、系統、終端提供綜合化的解決方案,而電信電訊廠商恰恰具備這樣的規模化定製能力。
第三,這種融合具有強烈的開放性要求。中小互連網企業要求電訊廠商加大平台開放力度的聲音,在此次大會上仍然很強烈,可見電訊廠商在進一步開放網路平台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對此,中移動旗下139移動互連網首席運營官羅川的態度很明確:我們希望建立一個真實可信、覆蓋大多數手機使用者的社交網路,歡迎廣大互連網企業在這個廣闊平台上開發層出不窮的創新產品,共同把這個市場做大。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的回應也很到位:我們的第三代移動語音搜尋是完全免費的服務,使用者只需要給電訊廠商交流量費就行。一方做平台,提供可信的網路和計費手段;一方做應用,豐富使用者體驗、提升網路價值,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最後,在這種融合中,移動互連網是當仁不讓的主角。無處不談移動互連網,無處不捧移動互連網,移動互連網已經成為此次大會最亮麗的一道風景。幾乎所有人都在暢想,3億多傳統互連網使用者和超過7億移動使用者的完美結合,將會產生多麼龐大的市場!網易進階副總裁周楓已經斷言:移動互連網將與PC互連網並肩。使用者會淡化有線和移動的概念,在任何地點使用任何終端,享有的都是相同的服務,這就是越來越多互連網企業追求的目標。對於電信電訊廠商來說,雖然天然擁有對移動互連網管理、計費的優勢,但是融合并不是合一,移動互連網的應用和服務的開發需要全新的思路,不能簡單地重複、拷貝PC互連網上的產品和體驗,而是要學習互連網的創新精神,充分挖掘移動互連網自身的特性,圍繞使用者體驗推出創新應用,這樣才能在發展移動互連網產業的同時,讓電信業煥發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