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素材:
執行個體過程:
步驟一:
1.將 “素材1”和“素材2”分別載入到Photoshop。並對兩張圖片的畫布進行“水平翻轉”。擴充延伸“素材2”的背景長度,使其預留空間可以容納下原圖。
2.“ctrl+j”複製一層“原圖副本”出來,為“素材1”和“素材1副本”兩個圖層添加黑色蒙板,利用白色畫筆分 3.將“樹心琴”放在全圖中的正中位置,使“女孩”、“樹心琴”和“靈獸”三者形成蹺蹺板一樣的天平關係,並對各個元素的大小比例進行微調。靈獸龐大笨重,所以為了實現畫面的整體平衡感,瘦弱的“女孩”要站在最左邊,離樹遠一點。如圖1所示。
(圖1)
步驟二:
1.如圖2所示,將“素材3”載入到工作映像中來,“ctrl+t”並按下“shift”鍵等比例縮放圖形。使樹根剛好和“樹心琴”自然銜接,添加黑色蒙板用白色畫筆完美摳出樹根。
2.利用“色溫觀察法”進行顏色基調的匹配,將樹根和樹身的色調進行統一,並“ctrl+shift+alt+n”建立新圖層,利用圖章工具仿製“樹心琴”與“樹根”的紋理銜接,使整棵大樹完美融合,“素材3”向下合并到“素材1副本”圖層中來,初步效果見圖3。
(圖2)
(圖3)
步驟三:
1.對“素材1”中的女孩進行精修。利用“液化”工具適當的調整肢體、形體以及裙擺的美感。
2.“ctrl+j”複製一層“素材1副本2”出來,執行“陰影/高光”命令,利用蒙板擦出暗部的頭髮細節。
3.使用“中性灰畫骨法”對人物的光影層次、服飾的視覺效果和融合度的明暗關係進行精修處理。
4.選擇“素材2”圖層,“ctrl+4”選中綠通道,“ctrl+a”全選通道,“ctrl+c”複製通道,“ctrl+5”選中藍通道,“ctrl+v”粘貼通道,“ctrl+2”選中RGB全通道,“ctrl+d”取消選區,經過以上7個“ctrl+”的通道處理,“素材2”的暖基調已經變成了冷青色。這一步是為下面添加冰雪效果服務的,因為冬天的寒冷蕭條特點使得環境主色調大致呈現兩種,一種是蒼白色,另一種就是深青色。冰雪是白色的,為了突顯我們接下來的冰雪效果,所以要讓映像的色調向深青色上靠。
5.光靠通道是不夠的,接下來利用“可選顏色”和“曲線”工具進行微調,當主色調調整到我們心裡想要的效果後,再利用“色溫觀察法”將“女孩”和“大樹”的調子歸攏到“靈獸背景”的主色調中來。不斷的放大縮小全圖,觀察各個元素間的像素邊緣、色彩漸層、光照位置及明暗過渡是否自然合理,建立新圖層,對不合理的地方利用圖章混合模式進行精細微調。當所有的元素都達成統一後,“ctrl+shift+alt+e”蓋印圖層,建立“色彩平衡”圖層,對“陰影、中間調、高光”進行全圖色彩的平衡處理,使最終的全圖色彩達到無痕銜接和完美過渡。效果圖見“圖4”。
(圖4)
步驟四:
以當前效果層為基礎,複製圖層副本,執行“閾值”命令,左右拉動滑杆,使白色以樹梢、地面、乃至主體和相關輔助元素呈現出鋪雪和積雪的效果為基準。閾值效果圖見“圖5”。
(圖5)
步驟五:
執行“濾色”混合命令剔除黑色,執行“高斯模糊”濾鏡命令對存留的白色進行柔和處理,這一步的目的是要讓積雪更加逼真,同時可以藉助調整圖層的不透明度來讓銜接更加自然。效果圖見“圖6”。
(圖6)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