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描述:iOS中read it later軟體的閱讀介面. |
行動裝置閱讀類軟體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儘可能的增大閱讀面積,為此,就必須儘可能的讓螢幕中的導航佔到最小,甚至隱藏,手機瀏覽器也基本屬於閱讀類軟體,最近流行的海豚瀏覽器甚至將電腦中的“滑鼠手勢”引入到手機瀏覽器中。
什麼是隱性導航
下圖是iOS中read it later軟體的閱讀介面,除了最上方的狀態列,閱讀地區佔滿了整個螢幕,沒有任何諸如“返回”、“關閉”的導覽按鈕,實際這些按鈕是隱藏著的,我把這種隱藏看不到的導航稱之為“隱性導航”。
read it later 閱讀介面
常見的隱性導航
下拉重新整理
最流行的“隱性導航”要數“下拉重新整理”了,這個最早出現在twitter用戶端的下拉更新timeline功能迅速在此類軟體中流行,iOS下網頁版的gmail,新浪微博,甚至網易新聞,都使用了這種設計。
網易新聞用戶端的下拉重新整理
左右滑動
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UC瀏覽器的前進後退功能,後退只要拇指向右滑動,前進只要向左滑動手指即可,不必尋找前進後退按鈕,這種設定下瀏覽器全屏也不會影響操作的流暢性。
類似的設計有很多,在yReader下左右滑動是切換前一篇後一篇文章,在iBooks、QQ閱讀的電子書閱讀軟體左右滑動是前後翻頁。android下的QQ用戶端的當前會話、好友和群組分別是三個標籤,左右滑動可以從這三個功能區中迅速切換。
QQ閱讀的左右翻頁
雙擊、長按、返回頂部等
在最上面read it later軟體中,雙擊螢幕是彈出底部操作導覽功能表;在android中長按一般會出現快顯功能表(像是windows下的右鍵菜單);在幾乎所有iOS的 軟體中,點擊頂部的狀態列是快速返回頂部(這個好像是系統級的,不信你試試),還有基於螢幕不同位置的點擊呼出不同功能,其他的隱性導航設計方法還有很 多,不再一一贅述。
設計原則
友好提示
隱性導航是看不見的,那麼必須有教程或提示使用者如何使用這些功能,一般這種提示只出現在軟體第一次使用時。這些提示尤為重要,當使用者看著全屏的文字找不到返回時,可能就慌亂了,多次嘗試仍沒成功的話極有可能就按下home鍵,強行退出,甚至直接將軟體卸載。
QQ閱讀的提示
避免衝突,前後、左右,全域統一
iOS下我見過的最漂亮的閱讀軟體是ZAKER,windows phone7的方塊式小清新介面,同時整合了新浪微博,GoogleReader的綁定,目錄影flipboard精心設計版面的雜誌,圖片多時可以像圖集一樣幻燈瀏覽所有圖片。
它隱性導航設計中雙擊文字地區是關閉,如果不小心碰到圖片,就將這張圖片單獨開啟了,這可不是使用者想要的。如果瀏覽的是微博,到頂部後向上滑動是加 載最新,瀏覽的是訂閱的rss,到頂部後再下拉就是返迴文章列表,同一軟體中相同的手勢竟然不同的結果,無疑增加了使用者記憶的成本。
上和下是對應的,左右是對應的,如果手勢左劃是向左瀏覽,那麼毋庸置疑向右就是向右瀏覽。在騰訊愛看中,在文章列表,向左滑動是查看訂閱頻道,向右滑動是無效操作,在文章頁,向左滑動還是查看訂閱頻道,向右是查看評論。這兩者毫無關係而且反饋不同。
在網易閱讀中到頂部是“下拉重新整理”,到底部卻是“點擊後顯示下面20條”,你就不能做成上拉後載入後面20條?我不得不說,刻意的模仿,不懂的舉一反三。說秘密軟體中同時採用了“上拉重新整理”和“下拉載入更多”。除了統一,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保持了手的姿勢。一般手握手機是單手,拇指操作螢幕,上拉和下拉保持了原有的手指狀態,點擊操作需要拇指抬起再按下,點擊後又得回到上下滑動的狀態。
心智模型、使用者習慣
捲軸的目的是方便快速定位同時體現當前位置和頁面長度,reader it later中,當頁面滑動時才會出現細長的捲軸(不會遮住閱讀面積,只用來指示當前位置),當拇指指在螢幕右側捲軸的位置時,捲軸會變成下面這樣又 黑又粗,方便手指滑動和定位。在PC上,使用者習慣是滑鼠滾輪(觸屏上相對於上下滑動),想快速跳轉時,就是直接滑鼠拖捲軸,那麼在手機上使用者想快速拖動 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必然也是拖捲軸,但在大多數手機軟體中,捲軸是不可拖動的。
reader it later的捲軸
降級策略
並不是所有的軟體都適合隱性導航,軟體給使用者呈現的第一印象是導航清晰、簡潔、易用才能贏得使用者的好評,隱性導航因其隱晦、難以記憶的特點,一般適用於進階使用者,所以應提供一個可選降級策略:比如在設定加上全屏瀏覽選項,讓使用者自己選擇是否隱藏導覽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