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Vim同Emac是Linux世界下最為流行的兩個文本編輯工具,集中精力學習一個就好了,暫訂以Vim為學習對象。在本文中,一些基本的操作將不再介紹,只會介紹最為常用的命令以及設定,作業系統為Ubuntu 12.04.
Vim的預設配置,是沒有顯示行號、文法高亮、智慧縮排等功能,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需要手動設定一個設定檔.vimrc,一般將其放在使用者根目錄下,作為使用者自訂的設定檔使用。/etc/vim/vimrc為全域的設定檔,修改這個檔案,將會改變所有使用者的vim配置。
既然是編輯,那中文IME也是少不了的,點選連結來安裝中文IME。
相關的配置,可以參考 強大的vim設定檔,讓編程更隨意。
1. 常見的Vim命令
1. 基本操作
上下左右的移動: 上(K),下(J)
/pat : 向前搜尋pat
?pat : 向後搜尋pat
把游標移動到你要搜尋的詞(變數名、函數名等),比如,test,然後按*(向下完整匹配游標下的單詞),Vim將自動產生一個對test的完整搜尋單詞。#為向上完整匹配游標下的單詞。
x :用於刪除單個字元
dd:刪除一行
刪除惹人煩惱的^M:在不同環境中的文本編輯檔案,對於分行符號的解釋不一樣。Dos系統下,行結束符為\r\n ,Linux,行結束符為\n,Mac上為,行結束符\r.因為這個區別,在一個系統中編輯另一個系統中的檔案時,就會出現煩人的^M。
u: 撤銷上一步的操作
:(n,m)s/ a / b ( /g ) 用b來替換a,在n~m行之間。$s表示最後一行
0:移到一行的開頭
$:移到一行的結尾
gf快速鍵來進入任意一個被include <header.h>的標頭檔,使用ctrl+O回到使用gf之前的地方。
2. 使用Vim進行調試和編譯
利用Vim的quickfix模式,可以在Vim中啟動編譯,如果編譯出錯的話,Vim會根據編譯器輸出的錯誤資訊,自動跳到第一個出錯的地方,修改完畢後,使用快速鍵,可以跳到下一個錯誤的地方,再進行修改。
Quickfix模式的原理是,從編譯器的編譯輸出資訊中獲得有關錯誤的相關資訊,將其儲存在一個位置列表中,然後提供一系列命令,實現在這些位置列表中跳轉。
為了使用quickfix,你首先定義編譯你程式的指令makeprg,
:set makeprg=gcc\ -Wall\ -ohello\ hello.c
然後執行:make就可以編譯了。
在使用:make時,vim會自動調用makeprg選項定義的命令進行編譯,並把編譯資訊重新導向到一個臨時檔案,當編譯出現錯誤時,vim會從臨時檔案中讀出錯誤資訊,據此形成quickfix列表,並跳轉到第一個錯誤出現的地方。
在quickfix模式裡經常用到的命令有:
:cc 顯示詳細錯誤資訊 ( :help :cc ):cp 跳到上一個錯誤 ( :help :cp ):cn 跳到下一個錯誤 ( :help :cn ):cl 列出所有錯誤 ( :help :cl ):cw 如果有錯誤清單,則開啟quickfix視窗 ( :help :cw ):col 到前一箇舊的錯誤清單 ( :help :col ):cnew 到後一個較新的錯誤清單 ( :help :cnew )
詳細參考點此。
3. Vim常見問題解決
1. 問題描述:
在Vi裡面,下意識的按了Ctrl+S來儲存,結果介面卡死,無法輸入。
問題原因:
在Vi中,Ctrl+S用來暫停向終端發送資料的,既然是暫停發送資料,那麼螢幕就自然接收不到其他資料了,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Ctrl+q來恢複。
2. 問題描述:
當使用筆記本鍵盤時,用vi處於編輯模式,在按上下左右時,出現ABCD並且加換行。
問題原因:
vim是vi的升級版程式,關於鍵盤對應上面,老Vi對於小鍵盤的上下左右會解釋成ABCD,新版Vim為了相容舊版Vi寫的指令碼,添加了vim的相容模式,但是,現在已經沒有必要使用vi相容模式了。
解決方案:
在vi中設定:set nocp 恢複為不相容舊版Vi的模式,或者往使用者目錄下的.vimrc中添加此命令set nocp就可以解決此類問題。
linux之Vim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