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推薦我看了建碩的這篇部落格:創業的三點感悟
看了後,立刻想起Xin老師的一篇部落格:人的集合論
建碩關於創業需要注意“專註、成本、簡化”,我覺得都特別對。
第一點的“專註”,按我的理解,他其實說的是一個人和一個公司做事,首先要盡好自己的本分,也就是Xin老師在“人的集合論”中說到的應該去做一個簡單的P1——做事的人,幹嘛耍那麼多花招。Xin老師也多次和我們講,做出版的就要專心把書做好——多和作譯者交流,把編加品質做好——少留錯兒,把營銷做好——把書賣出去,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記得有次他還講“一個職業人,總得有自己的地盤兒”,說的還是個本分。我誇他書寫的好,他淡淡回複:做好項目才是我的本分,寫書其實是次要的。可他厲害的是,主要次要的都做得好,而我是主要的還沒做好。
常常有朋友和我說,啊,周老師,你和我聊天,說著說著就繞到出版上了,總少不了那句“給我們寫書吧”,呵呵,我也就是在盡點自己的本分,這麼多年了,成習慣了。做出版的,圖書就是我們的產品,注意不違法不違規,保證好各方面的品質,做好營銷推廣就OK,載道的想法也許還是少一點兒好。先把有限責任承擔好,無限責任,那是國家的事兒。
公司都是有限責任實體,有限責任,說明責任有限,把有限的責任承擔好,就是做好本分。
--------
第二點的“成本”,現在感觸也很深。
從Xin身上,我也能感受到微軟文化中的一種厲害:注重成本。某次《編程之美》讀者見面會,我們帶去了易拉寶和海報,還把作者的一些感悟心得彩打出來張貼,以為他會高興。卻被他小諷刺,認為都是無用的裝飾,浪費錢。又有一次見他,我們把互動網的一個彩頁小開本列印出來送給他看,他立刻說“我真的不明白你們為什麼要印這些東西?”一旁的編輯有些尷尬,但這正好給了我教育大家的好機會。我告訴大家,看看微軟挺有錢的,但Xin卻這麼注意成本,總是提醒我們“這些成本,得賣多少書才能賺回來?”
但Xin和他的微軟同事們寫書,卻把版稅全部捐出。捐出的時候也很仔細,考察了又考察,最近錢才終於如願匯給了捐助的兩所中學。
第三點的“簡化”我也在工作中多次有感受。
車東邀請我們去部落格大巴參加UCD書友會,就在公司會議室,每人一個紙杯,自己倒水喝。大家坐下來就討論,談完了就告別,費用幾乎為零,非常的不羅嗦,我和編輯都非常喜歡這種風格。後來回到武漢,我們也很注意精簡做事的程式,不搞過多的花哨鋪墊。
有次在武漢搞沙龍,買的點心水果過多,一個創業公司的朋友就過來對我說:下次別買這麼多水果點心,用不著,大家主要是來討論問題的,點心水果沒有都可以的,簡單一點。
博文以往周年慶祝,都要花費好些心思折騰,去年五周年,不折騰了,挺好,安安靜靜,但好書並沒有因為安靜而不再出來。
我想,這可能還是因為體驗過折騰的勁兒後,還是覺得簡單好,節約好,術業有專攻,盡好本分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