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Spended: 5 hours
東北大學(瀋陽)代鈺等發表的與Web Service相關的論文
Yu Dai, Lei Yang, and Bin Zhang, QoS-Driven Self-Healing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Based on Performance Prediction, JCST, 2009
張明衛 魏偉傑 張斌 張錫哲 朱志良, 基於組合服務執行資訊的服務選取方法研究(Research on Service Selection Approach Based on Composite Service Execution Information), 電腦學報, 2008
代鈺, 楊雷, 張斌, 高岩, 支援組合服務選取的QoS模型及最佳化求解 (QoS for Composite Web Services and Optimizing), 電腦學報, 2006
Yang Lei, Dai Yu, Zhang Bin, Gao Yan, Ye Lei1 and Na Jun, A service design oriented web services composite platform,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2006 (介紹服務組合平台SDOWSCP)
本文有以下幾個值得關注的點:
1. 對組合服務的形式化描述(S4.2)
CWS = <∑WS, ∑CR, ∑DR>
∑WS = 服務集合{WS0, WS1, …, WSn+1}
∑CR = 基本服務間控制邏輯關係(主要討論了常見的4種結構)
∑DR = 基本服務間資料邏輯關係, DataRelation(WSj, WSi, o, j)
2. 本文主要的創新點在於提出了3種基本服務間的關聯關係(S4.3)
(1) 可組合關聯關係
兩個存在資料邏輯關係的基本服務能否組合的關係.
這種關係要涉及到語義.
文中計算可組合關聯度的公式2還沒看明白怎麼回事.
(2) 商業實體關聯關係
對商業實體關聯度的量化比較簡單: 合作關係2分, 無關係1分, 競爭關係0.5分
而且這樣的打分方式是否合理, 我覺得還值得進一步探討.
葉世陽08對服務間的業務關係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3) 統計關係
兩個基本服務是否經常綁定在一起執行的關聯關係.
文中假設服務之間存在的這些關係是給定的, 沒有對如何挖掘這些資訊進行討論
3.(S4.4)討論的是組合服務QoS彙總的公式, MC Jaeger的幾篇論文比較早討論過這方面的研究, 不過本文沒有引用, 其實大同小異. 對於執行成功率和和可用性這兩個QoS屬性, 並髮結構的QoS彙總規則採用min操作(公式4,5), 應該是使用求積操作更為合理吧. 還有個格式的小問題, 對於並發關係, 有時候用*(比如公式5, 8), 有時候用╳(比如公式6,7,9等), 前後不一致,
對於文中定義的三種關聯關係, 彙總時假設這些關係只可能在前後兩個直接相連的WS之間存在.
可組合關聯度QoSCoR計算公式6的分母中D(WSi, WSj), 似乎文中沒有說明是什麼.
另外商業實體和統計關聯度的計算公式中, 對於並發的關係彙總時使用min操作, 感覺有點奇怪.
4. (S5)中對服務的QoS進行scale, weight, 使用的是Zeng LZ的那套方法.
5. (S6)中的路徑剪枝演算法其實就是根據服務組合的結構, 將每一種可能的物理服務代入到基本服務中, 並計算出每一種物理服務組合得到的組合服務的整體QoS值, 也就是說, 文中演算法是在窮舉各種可能性. (S6)最後聲稱”n,m不是很大且p, q較大的情況下具有良好的時間效率”, 我表示有點懷疑.
6.很想看一下實驗部分的測試資料(尤其是存在關聯關係的服務資料集)是如何產生的, (S7)沒有詳細說明測試資料的聲稱演算法, 就不得而知了.
7. 雖然上面提出了一些意見, 但感覺本文還是一篇不錯的論文, 畢竟06年的時候討論服務之間QoS的關聯關係還是很少見的(好像還沒看到過討論這方面的英文論文, 誰熟悉這個領域的話幫忙推薦幾篇啊,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