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面向過程的設計思想和物件導向的設計思想(例如:我要去新疆)---面向過程:我開車,我掛擋,我踩油門,我過河北。。。。。。---物件導向:我命令車去新疆,車怎麼去不關我事(資訊封裝在車這個類的內部,我不用瞭解車整個開動的過程)2、類是用於描述同一類型的對象的一個抽象的概念,類定義了這一類對象所因具有的靜態和動態屬性。---類可以看成一類對象的模版,對象可以看成該類的一個具體執行個體。3、類(對象)之間的關係 --- 關聯關係--- 繼承關係(一般和特殊)--- 彙總關係(整體和部分):聚集(比較鬆散)+組合(密不可分)--- 實現關係4、物件導向編程怎麼思考:---問題中有那些類和對象---每種類和對象應該具有那些屬性---類和類之間具備那些關係5、java與物件導向---對象是java程式的核心,在JAVA程式中“萬事萬物jie對象”---對象可以看出是靜態屬性(成員變數)和動態屬性(方法)的封裝體---類是用來建立同一類型的對象的“模版”,在一個類中定義了該類對象所應具有的成員變數以及方法。---JSDK提供了很多類供編程人員使用,程式員也可以定義自己的類。6、成員變數---成員變數會被預設賦值7、java語言中除了基本類型之外的變數類型都稱為參考型別---java中的對象是通過引用對其操作的8、約定俗成的規則---類名首字母大寫---變數名、方法名首字母小寫---運用駝峰標識9、重載:一個類中可以定義有相同的名字,但參數不同的多個方法。調用時,會根據不同的參數表選擇對應的方法。10、this 出現在類的方法的聲明中,代表使用該方法的對象的引用。--- 當必須指出當前使用方法的對象是誰時要是有this---有時使用this可以處理方法中成員變數和參數重名情況---this可以看作是一個變數,它的值是當前對象的引用。11、package和import語句---為了便於管理大型軟體系統中數目眾多的類,解決類的命名衝突問題,JAVA引入包(package)機制,提供類的多重類命名空間。
12、Object類是所有JAVA類的根基類。
13、14、多態的存在三個條件:---要有繼承---要有重寫---父類引用指向子類對象15、動態綁定是指在“執行期間”(而非編譯期)判斷所引用對象的實際類型,根據其實際的類型調用其相應的方法。16、抽象類別:---用abstract關鍵字來修飾一個類時,這個類叫做抽象類別;用abstract來修飾一個方法時,抽象方法必須被重寫;---含有抽象方法的類必須被聲明為抽象類別,抽象類別必須被繼承,抽象方法必須被重新;---抽象類別不能被執行個體化;---抽象方法只需聲明,而不需實現。17、final關鍵字---final的變數值不能呢個被改寫------final的成員變數------final的局部變數(形參)---final的方法不能被重寫---final的類不能被繼承18、介面(interface)---介面(interface)是抽象方法和常量值的定義的集合---從本質上講,介面是一種特殊的抽象類別,這種抽象類別中只包含常量和方法的定義,而沒有變數和方法的實現。19、介面的特性---介面可以多重實現;---介面中聲明的屬性預設為public static final的;也只能是public static final的;---介面中只能定義抽象方法,而且這些方法預設為public的,也只能是public的;---介面可以繼承其它的介面,並添加新的屬性和抽象方法。20、
三、JAVA物件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