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建立於 的文章,其中的資訊可能已經有所發展或是發生改變。ID(Identification)角色辨識引腳
兩個USB裝置互連時,要怎樣讓兩個裝置都知道:誰是主控?誰是Peripheral【外圍】?這其實使用了新引腳,在傳統4-pin的USB介面裡追加了第五個引腳:ID
要在互接種擔任主控者的USB裝置,則將ID引腳位接地(GND),相對的想擔任受控者的USB裝置則將此引腳空接(NC),若要用更具體的電器特性來說明,則接地者的ID線路電阻必須低於10歐姆,相反的空接將大大拉高阻值,需超過100k歐姆。
圖說:USB OTG通過新增的ID引腳的接地,浮接狀態來決定互連時主從的角色。
USB OTG標準在完全相容USB2.0標準的基礎上,增添了電源管理(節省功耗)功能,它允許裝置既可作為主機,也可作為外設操作(兩用OTG)。 OTG兩用裝置完全符合USB2.0標準,並可提供一定的主機檢測能力,支援主機通令協議(HNP)和對話請求協議(SRP)。在OTG中,初始正本裝置稱為A裝置,外設稱為B裝置。可用電纜的串連方式來決定初始角色。圖1所示是用第5個ID腳確定預設主控件的,兩用裝置使用新型mini-AB插座,從而使mini-A插頭、mini-B插頭和mini-AB插座增添了第五個引腳(ID),以用於識別不同的電纜端點。mini-A插頭中的ID引腳接地,mini-B插頭中的ID引腳浮空。當OTG裝置檢測到接地的ID引腳時,表示預設的是A裝置(主機),而檢測到ID引腳浮著的裝置則認為是B裝置(外設)。系統一旦串連後,OTG的角色還可以更換。主機與外設採用新的HNP,A裝置作為預設主控件並提供VBUS電源,並在檢測到有裝置串連時複位匯流排、枚舉並配置B裝置。OTG標準為USB增添的第二個新協議稱為對話請求協議(SRP)。SRP允許B裝置請求A裝置開啟VBUS電源並啟動一次對話。一次OTG對話可通過A裝置提供VBUS電源的時間來確定(註:A裝置總是為VBUS供電,即使作為外設)。也可通過A裝置關閉VBUS電源來結束一次會話以節省功耗,這在電池供電產品中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兩台蜂窩電話通過串連互相交換資訊時,一台串連在費電的mini-A端,是A裝置,預設為主機。另一台是B裝置,預設為外設。當在不需要USB通訊時,A裝置可以關閉VBUS線,此時B裝置就會檢測到該狀態並進入低功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