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per:對於UTM來說,本身就是關注全部的安全。如果客戶關注效能,肯定是有影響。大型UTM也不是所有功能都開啟。通過實驗,發包器的測試還是效能不錯。
聯想網禦:現階段建議使用者根據自己的業務情況來選擇UTM,有些不是很需要的功能可以不啟用,通過合理的配置保證效能,而且可以節約費用。另外,市場上UTM比較混亂,有些東西不算UTM,僅僅是類似。UTM需要在一個硬體平台上跑所有的功能,如果防火牆、防病毒網關或者IPS,僅僅能選擇一或二個,這個不算的。一般在銷售的過程中,都會給使用者一個正確的引導,一般建議使用者根據網路狀況判斷問題,主要是看想保護的內容有關,比如想保護伺服器對象,把UTM放在內網的資料中心前面,同時根據啟動並執行應用內容和系統狀況,推薦開啟哪些設定,不開啟哪些設定,使用者自己無法掌握,需要找大廠商去做這樣的事情。
深信服:對使用者來說,需要清楚地認識自己的需求,關注在性價比外,還有更深刻的針對性:關注防火牆、關注IPS、關注內網?不用太高端,而且要考慮到對使用者的效能影響。目前的策略是以產品為導向,有目的去推動。很多使用者還是很關注效能、功能,使用者有需求、成熟後,會建議。
神州數位網路:UTM可以取代防火牆、IPS和IDS的位置。因為完全覆蓋了過去的產品,也是未來的趨勢,而且解決了使用者最需要的P2P對於網路資源消耗的問題,解決了防病毒的部署以及管理困難的問題,而且切近使用者的需求。
Sonicwall:隨著新的硬體平台的推出,UTM從硬體平台上2007年會有質的飛躍,可以做出千兆線速產品。
WatchGuard:分享一下WatchGuard的ILS(Intelligent Layered Security)。WatchGuard的裝置並非獨立處理每項安全功能,而是將所有功能進行整合,整合到一個系統裡面。所以,對於安全應用可以實現最佳化,判斷哪些資料包需要詳細檢查,哪些可以簡單放過。而且,WatchGuard與Commtouch合作,將其模組和WatchGuard的ILS產品進行整合,進一步實現了效能最佳化。客戶不需要購買太進階的UTM,就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更好的效能,發揮更大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