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就交換器二層和三層粗糙通俗的說一下
二層交換器就相當於把一個介面分成了多個介面,只是 用於提供很多介面的時候用的;(樓主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可以將以下內容忽視)從理論上可以這樣理解:交換器不分割廣播域,但分割衝突域
三層交換器就有了一定的路由功能(不知道樓主對路由器知道多少,如果不太明白,就直接把他理解為提供資料怎麼走的東西就可以了),就是提供資料怎麼走,通俗的講或是在現實應用中你有二層交換器不能連到互連網,但你有了三層交換器就可以同互連網串連了,但三層交換器上有很多口子,他可以提供交換器多介面的功能,也可以提供路由器路由的功能
簡單地說:
一層交換器 只支援物理層協議(電話程式控制交換器可以算一個???)
二層交換器 支援物理層和資料連結層協議,如乙太網路交換器
三層交換器 支援物理層,資料連結層及網路層協議,如某些帶路由功能的交換器
從ISO/OSI的分層結構上說,交換器可分為二層交換器、三層交換器等。二層交換器指的就是傳統的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資料連結層上交換器,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編址、錯誤校正、幀序列以及流控。 一個純第二層的解決方案,是最便宜的方案,但它在劃分子網和廣播限制等方面提供的控制最少。傳統的路由器與外部的交換器一起使用也能解決這個問題,但現在路由器的處理速度已跟不上頻寬要求。因此三層交換器、Web交換器等應運而生。
三層交換器是一個具有三層交換功能的裝置,即帶有第三層路由功能的第二層交換器,但它是二者的有機結合,並不是簡單地把路由器裝置的硬體及軟體疊加在區域網路交換器上。
Web交換器為資料中心裝置(包括Internet伺服器、防火牆、高速緩衝伺服器和網關等)提供管理、路由和負載平衡傳輸。不同於傳統網路裝置的是,傳統網路裝置注重高速完成單個幀和資料包的交換,而Web交換側重於跟蹤和處理Web會話。除了由傳統第二/三層交換器所提供的串連和封包路由外,Web交換器還可提供傳統區域網路交換器和路由器所缺乏的完備策略,將局部和全球伺服器負載平衡、存取控制、服務品質保證(QoS)以及頻寬管理等管理能力結合起來。目前,Web交換器已由純粹的傳輸層(第四層)裝置發展到具有基於內容(第七層)的交換的智能。利用內容或使用者分類進行Web請求重新導向是Web伺服器的一項功能。不過,Internet傳輸和商業的發展遠遠超過電腦處理能力的提高。把內容分類卸到Web交換器可平衡整個網站的基礎設施。
------------------ 3層交換器是帶路由功能的交換器!! 2層的是基於MAC地址訪問的!-------------------------
交換器目前常見有兩種,
第一種是2層交換器,也就是我們見的最多的那種,基於MAC,2層快速交換,所有的介面同在一個廣播域.
第二種就是3層交換器,3層交換器顧名思義,也就是可以起用路由功能.3層交換器早期的需要一個MSFC(多層交換特性卡)來支援3層路由功能,現代的3層交換器都整合了此功能.
例子1_二層交換器:
樓層一 樓層二分別有兩台2層交換器,他們之間可以劃分VLAN,做策略來進行通訊,但是如果說,樓層1的交換器和樓層2的交換器不在同一VLAN,而他們之間又要互相通訊,那麼就需要通過路由器來做路由功能.
例子2_三層交換器:
如上,如果說還有更多樓層,更多交換器,那麼只需要一個3層的核心交換器就可以取代路由器了.
------------------------------------------
3層交換器的原理很簡單:1次路由多次交換.
解釋:在廣域網路中,當然跑的都是3層資料包(被路由的),而路由需要確定每次源到目的的最優路徑,每次都要重新進行選擇,而如果您使用3層交換器,就可以第一次進行源到目的的路由,3層交換器會將此資料轉到2層,那麼下次無論是目的到源,還是源到目的都是進行快速交換.
-------------------------------------------
注意:
1.3層交換器有路由功能,但不能完全取代路由器,因為基礎原理並不相同.
2.3層交換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會比路由器策略轉寄快的多!
3.3層交換器能很方便的節約網路資源,防止擁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