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做高頻交易系統適合哪個層級的延遲?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latency指tick to trade. 可以容許少數核心函數用cython或直接c來實現。

回複內容:

我對 Python 不算熟,不過可以提供一些思路。

首先做一個最基本的測試,連續取兩次系統時間,精度在納秒,看看延遲如何。先來看一段純 C 代碼:
#include uint64_t nanotime(const struct timespec *ts){   return (ts->tv_sec * kT_ns_in_s) + (ts->tv_nsec);}uint64_t    n=50000;uint64_t    sum=0;uint64_t    latency=0;for (i = 0; i < n; i++) {    clock_gettime(CLOCK_REALTIME, &start);    clock_gettime(CLOCK_REALTIME, &end);    sum += nanotime(&end) - nanotime(&start);}printf("Latency: %d ns\n", sum / n);
比較現實的說是1ms層級的,如果你用python現成的library(urlib, request)接收資料至少有100us層級的延遲,一般交易系統需要多線程,python的GIL又會增加延遲,而且交易最忙的時候因為處理大量資料,python的GC更容易發生。用C或Cython寫核心部分不能提高很多,因為python的延遲是因為language design而不是computation造成的。當然這些問題可以改進,比如自己做一套tcp串連程式什麼的,不過這些恐怕並不比寫c++更容易。

另外上面的回答裡的時間測試不一定有代表性,在一個簡單的loop測時間的話compiler和CPU會做很多你想不到的事情,結果會和真實值差很多。
  •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