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c blog a http color int
see also:http://www.cnblogs.com/upDOoGIS/archive/2010/11/19/1881970.html
CPU
Processor : % Processor Time
當前所有進程的處理器時間[即CPU使用率],如果該值持續超過95%,CPU是瓶頸。% Processor Time值=100% - Idle process時間比例 [即:空閑線程(Idle Thread)],CPU沒事的時候就執行空閑線程。
System Processor Queue Length
記憶體效能計數器
Memory:Available Mbytes
可以使用的記憶體大小。如果該指標的資料比較小,系統可能出現了記憶體方面的問題
Memory:Pages/sec
表明由於硬體分頁錯誤而從磁碟取出的頁面數,或由於分頁錯誤而寫入磁碟以釋放工作集空間的頁面數。一般如果Pages/sec 持續高於幾百,那麼您應該進一步研究頁交換活動。有可能需要增加記憶體,以減少換頁的需求。Pages/sec 的值很大不一定表明記憶體有問題,而可能是運行使用記憶體對應檔的程式所致。計數器的比率高表示分頁過多.
Memory:Page Faults/sec 和 Memory:Page Reads/sec 計數器測量記憶體效能。
當進程所引用的虛擬記憶體頁不在記憶體中時,將發生頁錯誤,Memory:Page Faults/sec表示頁錯誤的個數。如果某頁已在主記憶體中,或者它正被共用此頁的其他進程使用,那麼就不會從磁碟調入該頁。
Memory:Page Reads/sec是讀取磁碟,以提取解決頁錯誤所需頁的次數。從總體上講,這兩個計數器反映了訪問磁碟的頻率,其值越低,說明回應時間越短。
網路效能計數器
主要看Network Interface對象
Network Interface:Bytes received/sec
每秒接受到的資料為多少Bytes,該資料結合Bytes total/sec分析
Network Interface:Bytes sent/sec
每秒發送資料為多少Bytes,該資料結合Bytes total/sec分析
Network Interface:Bytes total/sec
機器接受和發送的總共為多少Bytes推薦不要超過頻寬的50%
Network Interface:Packets/sec
每秒的資料包個數,根據實際資料量大小,無建議閾值,該資料結合Bytes total/sec分析
current Bandwidth 每秒多少bit
網路利用率Nic Utilization = ((Total Bytes\Sec * 8)/current bandwidth) * 100
磁碟 Physical Disk\Disk Transfers/sec IOPS數
關於磁碟回應時間(Disk Response Time)條目:毫秒ms
1.Avg. Disk sec/Transfer:顯示了儲存端處理的每個IO的平均時間。
2.Avg. Disk sec/Read:顯示了儲存端處理的每個讀IO的平均時間。
3.Avg. Disk sec/Write:顯示了儲存端處理的每個寫IO的平均時間。
這些條目是需要在效能分析中最先查看的內容,Disk Response Time直接決定了儲存系統對應用的服務水平。通常使用者感覺到效能問題,也是因為磁碟儲存的Disk Response Time上升。下面以資料庫應用為例,給出一些參考的Disk Response Time,如果磁碟響應在對應的範圍內,則視為可以接受,否則需要進一步查看原因。當然根據生產環境的不同和應用的狀況也需要區別對待。
資料檔案:
?1-5ms,比較理想。
?6-20ms,可接受。
?大於20ms,會有效能問題,需要解決方案。
資料庫交易記錄:
?1-2ms,比較理想。
?2-6ms,可接受。
?6-15ms,需要最佳化。
?大於15ms,會有效能問題,需要解決方案。
資料倉儲:
資料倉儲由於應用的IO類型特點,通常單個IO都會比較大,從而使得IO的回應時間會增加,通常情況下對於資料倉儲和報表系統,25-30ms會是比較健康的值。
關於IOPS條目:
1.Disk Transfers/sec:顯示了磁碟上的IOPS總數,直觀的顯示了說對應LUN上的每秒IO的輸送量。
2.Disk Reads/sec:顯示了磁碟每秒的讀IO數量。
3.Disk Writes/sec:顯示了磁碟每秒的寫IO數量。
根據IOPS處理的參考值,雖然我們擷取不同物理磁碟所對應的參考IOPS。不過實際生產環境中情況會更加複雜,由於存放裝置陣列的緩衝機制的存在,對於特定LUN的IOPS計算牽涉到緩衝的命中,一個健康的儲存環境,IOPS會遠高於物理磁碟理論值之和。但也不是IOPS越高說明儲存有效能問題,最先需要注意的還是在上面談到的Disk Response Time。如果IOPS處於一個低點,並沒有達到物理磁碟的理論值,但是Disk Response Time則很高,則說明儲存端是存在問題的。
下面列出幾種不同的物理磁碟類型的參考IOPS值:
?15000rpm 硬碟 120 – 180 IOPs
?10000rpm 硬碟100 – 150 IOPs
?7200rpm 硬碟 80 - 100 IOPs
?企業級SSD磁碟2000 – 5000 IOPs
關於Throughput(MB/s)條目:
1.Disk Bytes/sec:顯示了磁碟上的總的資料轉送量,單位為Byte。
2.Disk Read Bytes/sec:顯示了磁碟上讀資料的傳輸量。
3.Disk Write Bytes/sec:顯示了磁碟上寫資料的傳輸量。
這個值的顯示換算成MB需要除以1024^2。這裡要提到的一點是,IOPS和頻寬顯示並不是完全成正比的。通常情況下,對於小IO的情況,著重看的是IOPS,對於大IO的情況,則是Throughput(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