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資料發展趨勢淺析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大資料 趨勢 我們

大資料分析常和雲計算聯繫到一起,因為即時的大型資料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樣的框架來向數十、數百或甚至數千的電腦分配工作。

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導致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全球IT企業對IT投入逐漸開始持有謹慎的態度。 然而曹宇欽表示,從技術的投入角度來說,雖然我們看到全球對於IT開支援有更加謹慎的態度,但是這並不會影響業界對於大資料的投入、投資,我們認為大資料在業界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過程。 大資料主要是説明企業在現有的資料、已經產生的資料做整合,相應地做少量投入得到更大的回報。

孫博凱坦言,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做資料,以及與資料相關的技術。 此時,是像我這樣的資料人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因為資料庫、大資料已經成為變革的中心,事實上可以成為一場革命,在IT領域、製造業、零售業、政府管理、科技等,大資料改變整個世界的運行方式。

截止到2012年,資料量已經從TB(1024GB=1TB)級別躍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級別。 國際資料公司(IDC)的研究結果表明,2008年全球產生的資料量為0.49ZB,2009年的資料量為0.8ZB,2010年增長為1.2ZB,2011年的數量更是高達1.82ZB,相當於全球每人產生200GB以上的資料。 而到2012年為止,人類生產的所有印刷材料的資料量是200PB,全人類歷史上說過的所有話的資料量大約是5EB。 IBM的研究稱,整個人類文明所獲得的全部資料中,有90%是過去兩年內產生的。 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產生的資料規模將達到今天的44倍

對大資料發展趨勢,賽仕軟體總經理劉政充滿信心地說,在大資料時代,資料分析的手段是關鍵,只有通過資料分析才會帶來價值。 傳統的資料分析能力,無法處理這麼大量的資料,我們平常分析上千萬的資料量或者上億資料量的時候,都會花費幾十個小時(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得到結果。 當資料達到十億的時候,軟體就根本運行不下去,有時會好幾十天,這個速度人們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在新的時代,我們需要高性能的分析軟體。

IDC有一個數位,全球的資料使用量到2020天會增長44倍,這一個非常大的增長。 英特爾行業合作與解決方案部中國區總監淩琦表示,我們相信44倍的增長,其中主要的增長來源將會是大資料形式。 傳統的關聯式資料仍然會成長,但是它的成長在今天傳統關聯式資料庫的運用和使用方面已經達到了相對比較成熟的階段。 如果有志于在這當中做一些貢獻,創造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機會的話,我們希望在大資料當中進行更多的投入。

(責任編輯:蒙遺善)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