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介交易 SEO診斷淘寶客 站長團購 雲主機 技術大廳
千龍網2月3日報導 歲末年初之交,當全國上下正在全神關注南方幾省百年未遇的雪災時,當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正在為線民人數直追美國而欣喜時,國內數以千計的網站,也遭遇了雪崩似的打擊―― 美國一家提供世界網站流量排名服務的網站Alexa(www.alexa.com),再次採取資料清零和調整演算法的手段,大幅度削減中國網站的流量資料,使中國網站的全球排名一落千丈,在業內掀起軒然大波。 這是自2005年以來,Alexa對中國網站資料調整幅度和範圍最大的一次。 其影響,不僅覆蓋了眾多的個人網站、中小型網站和知名的行業性網站,甚至波及新浪、網易、搜狐、阿裡巴巴等超大型網站。
儘管業內有識之士早就指出Alexa排名不可信,但由於客觀公正的協力廠商資料服務長期缺位,國內業已形成以Alexa排名為驅動力的灰色產業鏈和行業潛規則,因此,每一次Alexa針對中國網站的資料調整, 都會引起或大或小的振盪:同行之間的口水戰,同類網站低水準重複性的惡性競爭,產業鏈上下游間的信任危機,中國互聯網行業在世界市場上的整體形象受損。 而沒有確鑿理由,不分青紅皂白的資料清洗,也使得那些經營理念正確、發展健康的國內網站在商譽和利益上受到危害。
Alexa排名,像癌細胞,正在吞噬中國互聯網行業的資源和活力,侵害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健康因數。
Alexa,何方神聖
Alexa成立于1996年,當時是一個做分類導航的網站。 1997年,Alexa發佈了用於監測使用者上網行為的軟體Alexa Toolbar,供使用者下載插入安裝在本地的瀏覽器中。 這種軟體,整合了使用者上網時常用的一些工具,如搜尋引擎、目標網站快捷連結等,説明使用者提高應用效率。 通過這個軟體,Alexa對每一個安裝有該軟體使用者上網行為進行即時監測。 使用者訪問頁面時,會向Alexa的伺服器發回一串代碼,這串代碼包含著使用者在互聯網上的位置、上網時間、訪問的內容頁面等資訊。 在伺服器端,按網站對訪問資料進行分類,從而統計出各網站的使用者連結數(Users Reach)和頁面流覽數(Page Views),並基於該資料進行全球網站大排行。 使用者可以通過Alexa Toolbar方便地登錄該網站,查詢到Alexa所收錄的網站的綜合排名、使用者連結數占安裝有AlexaToobar軟體使用者總數的比例,及平均頁面流覽量等資料。
1999年,Alexa被美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收購,在後者的大力支援下,Alexa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知名的流量排名服務的網站。 其排名結果在全球互聯網業內有較高的權威性,成為眾多廣告主和投資人評估網站媒介價值或投資價值的參考指標。
Alexa每天在互聯網這個無國界的汪洋大海中,收集三種資訊:一是安裝有Alexa Toobar的使用者資訊;二是這些使用者訪問哪些網站;三是這些使用者的網上購物行為。 前二者資訊綜合處理後,根據Alexa自訂的技術方法,整理出每一個網站的相對使用者規模和訪問量,進一步對使用者規模和訪問量進行計算處理,得出網站的排行。 而第三種資訊,則提供給從事網上購物服務的亞馬遜公司。
在中國,Alexa排名不可信
當年,由於國內沒有可替代Alexa的協力廠商統計資料,業內人士引入並積極推廣Alexa時,希望它能成為衡量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相對水準的尺規。 但是,幾年下來,有很多因素使得Alexa的中國網站排名不能客觀準確地反映國內網站發展的實際狀況,並導致Alexa排名的在中國逐漸變成「雞肋」。
首先,Alexa的資料獲取方法屬於統計學範疇內的抽樣調查,其結果是否準確必然受樣本分佈的合理性和樣本量大小二個條件的影響。 Alexa.com是一家美國網站,面向全球市場提供免費的排名服務,它並不採取任何主動措施去保證在做全球資料獲取時,樣本分佈構成的合理性。 Alexa工具條的安裝量主要依靠全球各地那些使用Alexa排名服務的網站推動。 這種因循關係,導致國內安裝Alexa工具條的使用者多數是從業人員。 樣本分佈的不合理,使Alexa對中國網站的資料統計出現較大偏差。 國內一家從事網站全流量監測的協力廠商機構曾經披露,根據該機構對網站流量的即時監測結果,不同類型的網站,因為使用者群和使用者行為特徵不同,在Alexa排名上的表現差異很大。 出現了大流量網站的Alexa排名反而低於小流量網站的現象。
其次,抽樣調查的結果準確性還取決於樣本量是否足夠大。 而Alexa的計算方法和資料標準,使得在資料準確性問題上,既受區域市場的樣本量規模的影響,又受區域市場的樣本量占其全球總樣本量的比例影響。 Alexa在中國市場的樣本量的發展受制于幾個因素:第一,Alexa沒有中文版本,很難在普通中國線民人群中推廣應用開來;第二,Alexa不針對特定區域市場做任何宣傳,如上文所述,僅依靠使用其排名服務的客戶在當地推廣, 力度和覆蓋範圍都十分有限;第三,近年國內市場上出現的一些國產用戶端軟體和中文版外掛程式,對Alexa的工具條有遮罩或替代功能,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降低了Alexa工具條在國內的裝機量。 因此,在這種條件下,認為Alexa的資料能反映國內各家網站的真實流量水準,是令人難以信服的。
Alexa排名優化成為行業潛規則
儘管Alexa在中國有嚴重的先天不足,但仍由於國內沒有權威的、客觀公正的協力廠商資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Alexa卻是中國互聯網行業內唯一可參照的資料。 廣告主需要根據Alexa排名,對網站的媒介價值進行初步評估;投資人需要依據Alexa排名,對網站的投資價值甚至收購價格進行評估;網站需要用Alexa排名,證明自己的發展水準、市場影響力和競爭能力。 如果順其自然,聽任Alexa以不足的樣本量和不合理的樣本分佈構成對中國的網站進行資料評價,那麼網站各方面的價值很可能被嚴重低估。 在這種情形下,國內不少的網站開始邁向一條矯枉過正的不歸路――想方設法迅速提升自己在Alexa網站上的排名,並把這個目標從公司經營策略提高到公司發展戰略。 因為,只有Alexa排名上去了,才有廣告收入,才有投資人青睞,才能迅速躋身國內著名網站之列。 這已經成為互聯網行業發展的潛規則。
一個灰色的、利潤豐厚的行業應運而生,即為網站提供Alexa排名優化服務。 從「Alexa互刷聯盟」,到用病毒、流氓外掛程式刷排名,最後升級到程式設計類比發送資料。
在百度上,用關鍵字「Alexa排名優化服務」,可搜出7500多家,用「Alexa排名優化」,結果有56萬條。 在這些提供服務的網站或網頁上,有的赫然寫著「完全破解Alexa工具條資訊,掌握了迅速提高網站世界排名的技術,該技術高效、先進、安全!保證被Alexa官方接納,不會被認為是作弊,不會有被Alexa清除資料的危險。 目前我們最高可以讓一個沒有任何流量的網站在3個月時間裡排進世界前100名。 」;有的公然宣稱:「Reach和Pagevews,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通過採購Alexa排名優化服務製造虛假流量,又通過流量再吸引VC進入,也已經成為國內很多互聯網創業團隊和天使投資運作專案的一個傳統模式。 在這種市場大環境下,那些本想通過正當經營穩健地發展業務的公司,面對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和市場壓力,也不得不選擇非常手段提高流量。 這種現象,在小型網站和新興的、成長型網站中最為突出。 而這類網站,本應成為推進中國互聯網行業持續發展、不斷繁榮的生力軍,如今卻陷入Alexa排名的泥淖難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