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百度于2001年9月推出獨立的搜索主頁,這比Google推出中文搜索遲了整整一年。 之前,百度主要業務為向入口網站提供搜索技術服務。 轉道獨立搜索,百度付出的代價是于2003年4月與 新浪全部結束合作關係。
在境外媒體的報導中,百度被認為是最有可能被Google收購的中國 搜尋引擎,因為從他們的角度看,無論是百度推出獨立搜索主頁,還是專注于競價 排名業務,一切都是在模仿Google,即使在最後與大門戶決裂方面,兩者也是驚奇地相似。
業界的普遍共識是,競價排名對於中國企業來講,理解起來仍然有一定的難度,操作起來的技術複雜度也更高。 對搜尋引擎公司來講,同時提供固定和競價排名服務,既給了廣告贊助商多樣化的服務專案選擇,又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風險。 然而,百度目前拋棄了固定排名業務,在棄絕與大門戶的合作關係後,缺少了技術服務收入,「把雞蛋放進了一個籃子裡」,風險可謂不小。
李彥宏稱,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中,只有「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裡,」才能夠成功。
這種心態,帶著一些賭博的味道,如果將之與業界普遍關注百度海外上市聯繫在一起,就能理解得更好一些。 在各個方面模仿Google,可以讓美國的投資人更容易瞭解百度的業務,從而借助Google的力量放大百度的價值。 退一步講,如果百度上市不成功,與Google在各方面極其類似的百度也更容易成為Google的收購目標。
上市,已經成為百度本年度中的最重要任務。 因為如果Google在本年度上市成功後,快速進入中國開發業務,則百度在中國的類Google價值將被大大稀釋,上市的成功可能性也將降低;即使能夠上市,也不會出現沒有Google進入情況下的高價位。 這些結果都會影響資金的雄厚度。 沒有資金,就無法在管道、技術和品牌推廣上加大投入。 沒有好技術和好品牌、好管道的搜尋引擎,將註定是一個二流的玩家。
因此,百度上市必定選在Google上市後的半年內,這樣Google上市的效應才可以放大百度的價值。
中搜網
中搜快速地組建了中國搜索聯盟,被業界稱為黑馬。 2004年2月25日,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IDG集團注資中搜,成立合資公司。
中搜建立的中國搜索聯盟,説明中搜快速增加了流量。 中搜為搜索聯盟免費提供搜索技術服務,回報是中搜獨家擁有對流量的經營權。 根據艾瑞去年12月公佈的調查報告,中搜的流量與百度和3721的流量不相上下。 雖然這種來自別人的流量並不能為中搜帶來實際的「忠誠使用者」。
特別要指出的是,中搜的品牌並沒有根據流量的劇增而攀升。 僅有流量而沒有品牌認知度,在將排名服務提供給廣告贊助商的時候,就不容易賣出好價錢。 而且,中搜缺少了向搜索聯盟提供搜索技術服務的收入來源。
目前,中搜的技術服務客戶之一—— 搜狐,已經宣佈計畫放棄中搜的搜索技術服務,代之以自己的搜索技術。 而中搜的另一個客戶——3721,已經全面更換了雅虎的搜索技術,並放棄了中搜的搜索技術服務。 在自己的品牌尚未做到足夠強的地步的時候,搜索市場的變局已經提前到來。 如果中搜不能及時調整策略,這場變局對中搜只能是凶多吉少。
另外,中搜賴以取得流量的中國搜索聯盟,其中暗含著一種不確定性。 其實搜索聯盟的存在,意味著中搜只能依靠構建利益分配體系控制流量,但並不是擁有流量,不能擁有流量就會妨礙品牌的建立。 組成這種利益結構的各因素,一旦出現變動,那麼重新調整這套體系可能需要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 因此,無論聯盟存在時間長短,這樣的結構都是一種權宜之計。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搜是三家專業搜索企業中最弱的一個。
3721與雅虎中國
3721創始人周鴻在談及雅虎收購3721的時候,曾經說這是以「技術換市場」。 所謂技術,就是雅虎並購Inktomi和Overture之後建立的足以抗衡Google的搜索技術。 所謂市場,就是3721多年的經營建立起來的品牌知名度、流量和龐大的分銷管道。
3721已經在業界經營多年,其網路實名外掛程式已經覆蓋了94%的網址列外掛程式市場份額。 在與CNNIC的訴訟糾紛中,3721一直強調網路實名的橋樑作用,力圖避免將中文功能變數名稱的管理許可權劃歸到CNNIC中。 在大幅度市場份額領先的情況下,網路實名對3721來講,是穩定增長且潛力巨大的一塊業務。 據周鴻稱,在與雅虎談判並購事宜的時候,3721的帳面上躺著1000多萬美元的現金。
在並購完成後,3721正逐漸把其獨創的網路實名概念偷樑換柱,注入了更多的搜索內容。
在技術層面上,網路實名的資料庫比起搜尋引擎的資料庫,雖然在技術原理上基本相似,但在技術複雜度和索引容量上並不在一個層次。 但雅虎為3721提供了進入搜索市場的技術要素。 雅虎之所以收購3721,第一是看中了其品牌度和流量;第二是看中了其後端的客戶覆蓋率;其三是看中了網路實名的業務發展穩定性;前兩點對於雅虎的搜索服務進入中國能起到重要的支援作用。
從這方面看,3721的競爭優勢就在於,在網路實名品牌和客戶覆蓋率的支援下,其業務已經實現了健康的現金流,再加上逐期的收購資金為庫存,3721在擴展其他業務方面,可以說是遊刃有餘。
目前,3721已經全面啟用雅虎的搜索技術,現在正處於大規模測試階段。 但雅虎中國門戶功能弱小,3721的搜索概念偏淡這個事實,使得3721和雅虎在整合後要達到1+1〉2的效果,需要看即將出任雅虎中國總裁的周鴻本人的智慧和創造力。 另外,雅虎的搜索技術能否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搜索市場上勝出,更在於其所購的Inktomi搜索技術在中文搜索方面的索引容量的大小與品質的高低。
而在3721賴以起家的網址列搜索方面,也並不是沒有風險。 網址列搜索,一方面受網址列解析的微軟因素和外掛程式因素制約,另一方面在搜索市場上存在著搜尋引擎公司的獨立位址搜索和工具列搜索的替代品。 目前,已經有CNNIC和新浪、百度等進入網址列搜索領域進行競爭。
門戶
像搜狐這樣的大門戶,做搜索的決心已經明顯。 這樣的公司,看到的是雅虎收購Overture和Inktomi的行業趨勢。 如果要效法,難度也不小,因為搜尋引擎發展到今天,已經是具有相當進入壁壘的行業。 收購是最快捷的路子,但第一牽涉到並購資金,第二是並購後整合的困難。 在如今引擎公司全面鋪開供應鏈的情況下,並購後不僅有互補,而且更有重疊。 收購的資金中,至少一部分是屬於浪費的成本。 解決這些問題,也具有一定的難度。
而新浪在結束了與百度的合作後,全面啟用了Google提供的技術搜索服務,其中不排除此種合作的排他性。 從頁面搜索來看,新浪的網上搜索並沒有顯示由Google提供的字樣,而且Google僅是為新浪提供了中文頁面的搜索。 此舉如果屬實,則說明Google一方面通過與新浪的合作達到進入中國市場的目的,另一方面則在合作方面有所保留,以防新浪通過Google的搜索技術,流量和品牌進一步作大。 而新浪通過自己的門戶影響力,希望吸引到Google提供技術服務,達到強強聯合的目的,而且Google在沒有進入中國的情況下,新浪不會擔心類似百度品牌分流自身流量和相關搜索收益的危險出現。
但Google進入中國只是早晚的事情,目前Google專注于在美國上市,對於開拓中國市場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形勢逼人,在雅虎的YST平臺轉移中國的情勢下,Google在完成上市後必將加快進入中國的步伐。 鑒於Google在品牌和流量方面在中國市場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而且Google本身具有全球一流的搜索技術,構成其快速擴大市場的唯一障礙將是需要長期經營建立起來的客戶管道。
因此Google進入中國市場後,最適宜的方式將是通過並購取得客戶管道。 由此,中國搜索市場內,誰的客戶管道廣泛、有效,將成為Google的潛在收購物件。 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網上搜索行業便面臨著又一次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