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雲存儲機遇與挑戰中何求生存?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受到雲計算的影響,隨著資料中心對雲應用與需求增長,雲計算資料中心落地也就產生了雲存儲。 行業EMC、IBM、NetApp、HP等存儲廠商對雲存儲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定義,眾說「分雲」,雖然存在著差異,但是雲存儲確實為存儲行業帶來了新的革命。

如今,雲存儲的行業標準不統一,一直使用某些標準,比如FC、iSCSI、NAS和的SCSI,SCSI因為局限性已經過時。 而基於互聯網架構的iSCSI越來越引人注目。 但同時,在實施雲存儲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儘管雲存儲的優勢依然明顯,但是也給存儲廠商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和挑戰。

安全性成首要挑戰

目前,大約有80%左右的企業不願意將業務資料放在公有雲上,主要是從資料安全性的角度考慮,許多企業客戶甚至個人消費者都認為基於網路的安全性,對於大舉提供核心業務資料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存儲安全如何解決

任何一個新概念在開始推廣時都會面臨挑戰,雲存儲也不例外,要使用者對於雲存儲應用中資料安全問題解決是需要一個信任的過程,這是挑戰之一。 另外,存儲廠商要不斷提升業務水準和服務,讓使用者有足夠的信任,認為雲存儲服務是安全的。 此外,雲存儲服務的長期性能夠給使用者帶來信任感,這要求存儲廠商必須要做到服務安全性。

服務存在收費問題

國內的企業觀念更習慣于花錢購買硬體產品而非服務。 目前85%左右的中小企業在存儲採購只有12%的水準,由此推斷採購雲存儲業務的市場前景更是有限。

互聯網服務,使用者比較習慣于免費形式,運營模式基本上以廣告支援為主。 但對於雲存儲模式應用,資訊做到絕對可信才是核心。 但互聯網廣告的核心就是對資料進行深度挖掘,做出使用者或廠商所會關心的廣告,可見,既要挖掘使用者的資訊,又要承諾不會看使用者的資訊,使用者的資訊都會加密。 顯然,這兩種模式有點背道而馳。


頻寬影響部署

同時,要讓顧客在互聯網上接受收費的概念也是一個挑戰。 除了存在安全性和收費問題之外,雲存儲如何解決企業現有業務的可用性,以及如何集成到現有IT架構中保持很好靈活性一個問題。 另外,頻寬不足也是影響雲存儲部署的另一個挑戰。

12下一頁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