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運營商不應開發作業系統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運營商 不應
◎ 中國電信廣州研究院副院長 胡樂明  2007年以來,手機產業發生了深刻變化。 先有強勢推出的iPhone獲得巨大成功,隨後又有Android(安卓)手機作業系統問世並取得迅猛發展。 在此過程中,隨著手機智能化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慧手機也逐漸成為主流。 就在手機產業發生劇烈震盪的同時,對移動服務價值鏈和商業模式的重新思考也被引發,因為新形勢開始令運營商變得躁動不安起來。 於是,相應的對策也陸續浮出水面:2009年,中國移動高調宣告開發「自主創新的手機作業系統OMS」和「OPhone」,中國聯通也有開發「Uni-Plus作業系統」和「UPhone」的傳聞, 而中國電信也屢被追問是否有相同的戰略。 的確,是否開發自有手機作業系統,是運營商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戰略決策問題。  主張運營商開發自有手機作業系統的觀點認為,運營商擁有使用者,因此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和優勢,可以通過開發自己的手機作業系統來解決終端與業務捆綁的問題,更可進一步實現對產業鏈的控制,從而改變盈利模式,避免淪為移動互聯網的「管道」。  然而,這不過是一個對市場、技術和產業缺乏深刻認識的幼稚想法。  一個手機作業系統要取得成功,除了技術上的成功之外,更關鍵的是能否形成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系統——也就是說,該作業系統能夠被市場接受和認可,得到產業鏈的擁護與支援,能夠有豐富的應用軟體不斷湧現。 而且,這個生態系統必須是全球的,而不僅僅是中國的。  除此之外,由於全球市場最終大約也就能夠容納5個左右的手機作業系統(目前全球前五大手機作業系統按照排名依次為Symbian塞班、Android安卓、蘋果iOS、黑莓的blackberry OS以及微軟的Windows Mobile和最新推出的WP7),因此對於作為後來者加入競爭的新作業系統而言,最終能否成功還要看其是否取得突破和超越,擠掉原有的某個作業系統,以取而代之的方式進入前五,否則便不可能實現生存與發展。 在這一點上,不僅開發手機作業系統的一方需要自行判斷和掂量,而且整個手機產業鏈也會對其進行評估與判斷。  那麼,運營商在開發自有手機作業系統上是否具有優勢? 是否可以實現上述的目標? 這就需要立足于運營商的價值鏈和產業鏈分工的本質,對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  1 使用者對作業系統的選擇,不受運營商控制  認為運營商擁有使用者,相應就能夠在手機作業系統上具有控制力和優勢,這種觀點在業界極為普遍,也是運營商決定開發自有手機作業系統的前提。  其實,這完全是一個似是而非的錯誤認識。 的確,一個運營商可以擁有多達數億的使用者,然而運營商對這數億使用者選擇什麼作業系統,卻並不具有控制力或影響力。  使用者對作業系統的選擇實際上就是對手機的選擇。 因為手機的設計與作業系統是緊密相關的:一款手機採用哪種作業系統,是在手機設計之時,甚至是其主要晶片組設計之時就確定了的。 而作業系統也決定了智慧手機的最重要特色,成為使用者選擇手機的首要因素。 使用者選擇了一款手機,也就選擇了該手機的作業系統,例如選擇了iPhone就選擇了iOS作業系統。 而使用者究竟如何選擇,完全由使用者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決定,基本上與運營商沒有什麼關係,價格問題等則另當別論。 這種選擇完全是一個「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問題,無所謂對錯,只有喜歡與否。 因此,在手機乃至手機作業系統的選擇上,再大的運營商也都只能是盡力滿足各種使用者的需求,而無法代替其使用者去選擇,如果你只有「蘿蔔」而沒有「青菜」,那麼喜歡「青菜」的使用者就可能會轉投你的競爭對手,而這是違背你的利益的。  因此,以運營商的角色、作用和利益,雖然擁有使用者,但對使用者在手機作業系統的選擇上其實卻並不具有影響力和控制權,想以此作為運營商主導開發作業系統的一個優勢,或者作為一種信心保障,自然也是完全不成立的。  2 作業系統的競爭性,與運營商的中立性相抵觸  不同的作業系統之間,存在著天然的競爭性。 但是,運營商在面對手機和作業系統時,卻應該是中立的,運營商開發自有手機作業系統與運營商的產業鏈分工職責是相抵觸的。  在手機的產業鏈和價值鏈上,廣大的生產廠商負責手機技術和產品的開發與創新,而運營商負責應用和業務的創新與實現,並反過來以此推動手機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 按照這種定位和分工,運營商與手機廠家的關係是一種類似于裁判員和運動員的關係。  因此,在手機作業系統上的不排他性,對於運營商而言是一種必然,這裡面當然也包含了一種中立性,這種中立性也是運營商與產業鏈合作的基礎。  然而對於作業系統的開發者和供應者來說,排他性的競爭又是一種必然。 競爭的目的,自然便是在市場上、技術上和產業發展上擊敗其他作業系統。 一家成功的標誌就是別家的敗退,這是競爭的本質。 運營商假如自己開發一種手機作業系統,便宣告自己作為一種作業系統的提供方而加入了競爭。 這是與不排他性和中立性相違背的。  運營商是應用方,手機廠家是產品供應商。 運營商如果有了自己的作業系統,就必然會與其他作業系統形成競爭關係。 這就好比在一場比賽中同時扮演了裁判員和運動員的角色,其不公正性和不合理性不言而喻,最終對運營商也是有害的。  另一方面,既然運營商自己的作業系統與其他作業系統在市場上形成競爭,形成對手關係,那麼,運營商的應用和業務到底是要只在自己的作業系統上實現,還是也要在競爭對手的系統上同樣實現? 如果是前者,那麼難道要置其他使用者于不顧? 這對運營商有什麼好處? 如果是後者,那麼自己開發一種形成競爭的作業系統又意義何在? 這種同時身兼裁判員和運動員的關係,又如何能夠公正有效地推動在所有的作業系統上實現運營商的業務和應用?  其實,運營商的利益根本不在於此。 運營商的目的是賣業務,追求的是各種業務在所有手機上得到實現,而不是使它們只在其中一種手機上實現而將其他手機排除在外。 將喜歡iPhone的、喜歡黑莓的、喜歡安卓的等等所有使用者都發展為自己的使用者,這才是運營商的利益所在。 在這一點上,運營商希望的是百花齊放而不是一枝獨秀。  因此,假如運營商同時也成為作業系統供應商,則必然進入排他性競爭,這是與運營商的不排他性自相矛盾的,既混淆了產業鏈的分工,也與運營商的利益不符。 同時,也無法得到產業鏈的信任與合作。 運營商對手機作業系統的參與,應該不是自己去開發壟斷排他的作業系統,而是積極推動作業系統的開放,加強自己在開放性作業系統上的影響力和發言權,確保其標準化發展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3 不具排他性,令自有系統失色  不具排他性,也是影響運營商自有作業系統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  退一步來說,就算運營商開發的「X-Phone」真取得了像iPhone那樣的成功,這個運營商也不可能從此便只接納這一個「X-作業系統」,而將其他的作業系統排除在外。 蘋果可以排他,而運營商卻不可以,這就是運營商在作業系統上的不排他性。  事實上,不管iPhone如何轟動成功、如何富有魅力,還是有大量的使用者寧願選擇採用了其他作業系統的智慧手機,如安卓手機、黑莓手機等。 截至2010年年底,iPhone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上的份額只有15.4%,僅拿到了位列塞班手機、安卓手機之後的第3名。 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美國運營商AT&T的 iPhone使用者約有1500萬,而AT&T的總使用者則有8700萬之多! 很顯然,對所有的主流作業系統,運營商都不能排斥,或者說排斥對運營商並沒有好處。 假如運營商自己開發了一種作業系統,就算它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也不意味著運營商從此可以排斥其他作業系統——只要它們還有市場,排斥它們就是不符合運營商利益的。  很清楚,在這種不排他的必然性之下,運營商開發自己的「X-作業系統」或者「X-Phone」,都只不過是在貨架上的諸多產品中再增添一個而已,對於作為貨架經營者的運營商來說,是沒有什麼特殊意義的。  至於將自己開發作業系統作為解決業務應用實現的手段,也是難以成立的。 運營商在自己的「X-作業系統」或者「X-Phone」上實現的業務和解決的問題,難道就不希望在其他作業系統與其他智慧手機上也得到實現和解決? 顯然不是。 雖然開發自己的「X-作業系統」,固然可以在這個作業系統上實現運營商的業務,但是並不能解決這些業務在其他作業系統上的實現問題,因此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 同時,不排他性也意味著運營商要在自己的「X-作業系統」上解決的問題,也最終必須同樣在其他作業系統上得到解決。 那麼在都解決了以後,其他作業系統與自己的「X-作業系統」還有什麼實質性的差異(就運營商業務的保證而言)? 既然如此,開發自己的「X-作業系統」又意義何在呢?  因此,運營商想確保自己的應用和業務能夠在所有的智慧手機上實施,合理有效的做法肯定不是自己去設計開發一種「X-作業系統」或者「X-Phone」,而應該是通過制訂需求和規範去引導,通過策略性的定制去推動, 最終得到產業鏈一致的支援,使自己的應用和業務在所有的手機上都能夠實現。 因此,從運營商解決智慧手機中業務實現的需求出發,自己開發 「X-作業系統」或者「X-Phone」也並不是很有效的方法。  綜上所述,運營商對於手機作業系統並不能排他壟斷,而只做其中之一又沒有意義——既沒有市場意義,又沒有解決業務捆綁問題的意義,因此運營商在手機作業系統上另搞一套是完全沒有必要也是毫無意義的。  4 運營商單打獨鬥,遭遇產業化困局  作業系統不是簡單的一種產品,作業系統是一個平臺、一個價值鏈、一個產業鏈、一個產業生態系統。  一個作業系統,除了首先要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為廣大使用者所接受以外,作為一個基礎平臺能否得到長期發展,最關鍵的因素則在於必須被產業界廣泛接受,得到產業鏈的擁護和支援。 它必須被整機生產廠商廣泛採納,被晶片供應商當做設計的應用目標,得到普遍性的業務和應用開發商(例如瀏覽器、搜索、SNS等應用)的認可與支援,得到應用軟體產業界的普遍支援、有大量的開發者為其開發各種應用軟體,派生出大量的衍生產品等。 也就是說,圍繞一個成功的作業系統將形成一個市場、一個產業鏈、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 也只有這樣,這個作業系統才能夠得到發展,成為主流。 現今的幾個手機作業系統中,有的已經基本上達到了,有的則仍在艱難掙扎。  此外,已經成為主流的作業系統,包括封閉的系統如iPhone和黑莓在內,都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全球性和公共性。 也就是說,這個作業系統的使用者是遍佈全球的、沒有區域限制的,它的應用也不受任何非中立方的控制和限制。 只有具有全球性和公共性,一個作業系統才能具備成長的最起碼的基礎,具有必要的影響力、號召力,才能使業界圍繞它建立起一個產業鏈,這個作業系統也才可能得到成功所必須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反觀運營商的角色和功能,在手機價值鏈上,運營商可以反映市場的需求,但並不能控制市場的需求;在手機相關的技術和產品開發上,運營商也不是創新的領導者。 因此在手機作業系統的產業鏈上,運營商並不是領導者或者主要推動者。 而且,當今世界還沒有任何一家運營商能夠具有全球性的市場,更沒有一家運營商具備起碼的中立性。  因此,作業系統產業鏈,是不可能由運營商來主導的,而由一家運營商來控制更加不可能。 反過來說,如果由一家運營商控制,其產業生態系統根本就是不可能建立的,也就無需討論其會成功或是失敗。 安卓手機的使用者跨越不同的運營商而遍佈全球,即使是暫時具有排他性的iPhone,其使用者分佈也是全球性的。 試問,哪一個運營商的產品具備這種實現全球性應用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