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大資料可能是銀行們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攻略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還能更菊緊一點嘛? 銀行們還沒把阿裡金融、京東金融會怎麼威脅自己研究清楚,上周蘇甯也放出消息要做蘇甯銀行了。


  守勢


  從去年9月,馬雲正式提出阿裡的未來的平臺、金融、資料之後,銀行始終處於守勢。 最有行動力的金融機構的玩法也不過是跟進、模仿互聯網公司們的創新,或與之合作。 上周,東方證券的分析師金鱗發了一份名為《互聯網改變金融》.pdf的深度研究報告,就是在為銀行們分析互聯網與金融未來的共生競合的新生態,寫得很好,但視角也仍是跟金融機構們討論怎麼防守。


  合作與跟從都不是出路。 這兩種打法現在都已經顯露了弊端:


  1、跟進、模仿無疑很被動。 在銀行的錢荒裡,支付寶推出的T+0理財產品餘額寶,上線近兩月資金規模就達到了200億元。 有的金融機構嗤笑不屑,有的機構如建行則發佈報告呼籲商業銀行快速跟進推出同類產品。 但在吸引新增的草根客戶方面,互聯網公司憑藉產品與行銷長項,餘額寶這樣的產品註定風頭一時無兩。


  2、合作要麼感情破裂,要麼被合作方駕馭。


  2011年之前,建行跟阿裡巴巴的小微企業貸款合作計畫執行了兩年,阿裡從建行學到了大量專業的信貸風險控制的依據和方法,隨後一方面認為其中的大量長尾機會是自己該賺取,不應該分給別人;另外也意識到國企部門之間效率之低, 兩家合作轉冷。 這也是刺激建行自己做電商平臺「善融商務」的原因。


  《國家財經週刊》的這篇文章說,銀行們的怨念還有,使用者們在支付寶、財付通、快錢上通過快捷支付購買了一樣產品,支付寶提供給銀行的資訊僅有交易金額,卻截留了具體的商戶、產品分類等資訊。 但它們手中有大量的支付結算需求,銀行又不得不合作去爭取客戶資源。 激進的某央行人士乾脆把這類合作形容成引狼入室。


在微信上最受推崇的金融創新是招行的微信版,雖然被銀行同業視為大創新,但在微信的管道優勢面前也只能聽安排。 上面提到這篇文章裡寫,招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劉加隆說:「我做服務,他給我開許可權。 如果我做行銷,他就把那些許可權慢慢關掉。 5.0版本出來之後,還可能要關掉一部分許可權。 」銀行人士估計,微信勢必要通過同屬騰訊旗下的財付通來做支付,銀行則需通過財付通的管道再介入到支付中來。


  互聯網對金融的顛覆遠不止眼下這些


  P2P、眾籌、阿裡金融、微信O2O支付、蘇甯銀行...... 如果只盯著眼前這些寸寸失地,傳統金融機構們可能失去的機會更多。 馬雲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說過:


  我們不是因為要進入金融才進入,而是我們在發展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當中,一定要用到「金融」。 原先的金融體系沒辦法支援我們,現有的金融體系很難支援創新行業的發展,所以,我們就自己創新一套金融。


  如果行長們找來科技宅們的裝逼聖典《失控》認真讀讀第十二章,就會意識到馬雲不是在客氣而是講真的。 虎嗅身在金融門外,昔日讀完這一章後大致能想像到的變革都有:


  1 互聯網技術使得交易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加快貨幣的流通速度,這等於繞開銀行,增大了市場的貨幣流通量。 而大到一定程度,會形成前所未有的經濟動力,甚至影響實體貨幣發行。


  2 週期性支付將會被即時支付逐漸代替,這使得在途貨幣減少,減少銀行的存量資金。


  3 貨幣、數位貨幣、發行機構的多樣化,會賦予「金融」更複雜的內涵。 如果你覺得多看書城的買100元圖書送100元米幣也還只是體內產品的變相折扣,那麼淘寶送出的能充手機話費的現金紅包,就已經在跨網路的兩種交易體系裡搭橋。 說不定有一天,虎嗅幣對Q幣的匯率變化,能影響以港元計價的騰訊的股價?


  這些都將在傳統金融範疇之外發生。 或許公司信貸、金融投資、投行等更專業、有嚴格牌照限制的領域,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傳統金融機構的天下,但互聯網金融將會開發出一套更開放、自由、平等的全新供需環境及運行法則。 換句話說,互聯網公司在玩的,是銀行自己也沒有玩過的金融。


銀行們,請尤其重視一下凱文·凱利這段關於電子錢的預言式展望:真正的數位現金所需要的經濟機制,將會重新構造我們的經濟、通訊以及知識。 請再進取一些,想想在互聯網公司的業務漏環、業務對立面裡的創新可能性。 你們幹嘛不進場? 你們懂金融,互聯網行業的需要的牌照資質又比你們業內少多了。


  來點更進取的嘗試,例如


  在具體闡述之前,有兩個預設前提值得先擺上:


  1、要看到,比起機構,零售市場、個人使用者的需求對互聯網金融的推動力更直接快速。 所以,互聯網金融最快的變革會發自這裡。 正如虎嗅的作者拯迪說:如果銀行還是仗著傳統資金管道,走大額對公業務,忽視小額資金流水和協力廠商支付的「一刀切」,那麼銀行對終端消費發展趨勢的感知會越來越差。


  2、監管始終滯後于創新,而且監管者也樂於推進傳統金融機構的創新。 端倪已在眼前:央行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虎嗅作者cypress認為,這多少也展現出央行想早日拆除正規金融機構與草根金融之間厚重圍牆的決心。


  傳統金融機構與其抱怨被銀行法、銀監會與各種牌照縛住手腳,沒法跟草根機構列同一起跑線,不如想想怎麼變通。 這種變通,既可以用在組織架構上,也可以用在產品上。


  關於創新的組織架構,民生銀行玩得很漂亮:即將在深圳前海註冊的民生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認繳資本金30億元人民幣。 這家公司的妙處在於,公司的贊助者是民生銀行的七家主要非國有股東單位和民生加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而非民生銀行自己。 這樣一來,民生電商與民生銀行沒有直接股權關係,僅為關聯企業,為創新盡可能減少阻礙。


  但除了在股權架設上繞開了監管,民生電商在業務邏輯不算太有想像力:搭建電商平臺,把傳統業務裡的產業鏈金融、供應鏈金融的線下環節搬到線上。


  產品上,銀行們還能怎麼玩?


比如說,曾經發明一卡通、一網通成為零售銀行翹楚的招行,能不能發行這樣一種智慧儲值卡:USB或藍牙介面,可以從個人網銀或ATM機向卡內充值,不記名、不掛失,使用者插入電腦就可以匿名在京東買下一箱杜蕾斯, 從卡內給京東劃賬1000元,要求送到某社區的招行網點。 招行確認卡內扣除1000元,並給使用者發一個確認這筆消費的二維碼。 但過程中,招行並不知道這筆錢是轉給京東,京東也不知道是誰買了這箱杜蕾斯。 使用者在招行網點出示二維碼,招行掃碼確認收貨人,交付貨品。 這樣一來,資金校驗與資訊隔斷同時得到滿足。


  除了羞于見人,送禮、裝逼...... 使用者有大量理由想要隱藏消費行為。 那個出於無聊在淘寶上搜了搜棺材,就被壽衣骨灰盒廣告轟炸的一個月裡,想必一腦門黑線。 淘寶、凡客那麼用力地鼓勵使用者曬單,並沒引匯出使用者太大動靜,反倒是各個熱賣商品下面一溜的「匿名購買」使用者。 上兩周,支付寶自己都推出了支付寶卡,這實際上是支付寶帳戶的充值卡,不記名、不掛失、不予提現。


  關於大資料的價值,人人意識得到。 銀行們最視為勁敵的馬雲,想做的金融也跟資料息息相關。 阿裡引以為傲的是,在自由體系內,淘寶龐大的交易資料可以建立使用者征信系統,來為金融業務提供信用風險解決方案。


  把道理反過來想,事情就變得很妙:能收集資料的金融服務值得做,那麼能隱藏資料的服務,會更貴重。 引述一段《失控》裡講資訊價值的話:


  隱私是與普通資訊極性相反的資訊,我把它想像成「反資訊」。 在系統內移除一點資訊,就可以看作是這個系統重新生產了相應的反資訊。 在這樣一個資訊之水滔滔不絕無限複製以至於要漲爆互聯網的世界裡,一點點資訊的消失或者蒸發就變得非常有價值——如果能永遠消失,就更有價值了。 在所有的東西都相互聯結在一起的世界,聯結、資訊還有知識都非常便宜,貴重的反而是那些隔離、反資訊和零知識。


  磚就拋到這裡。 圍繞貨幣流通量的增加、支付連續性增加、虛擬貨幣的多樣化還能做點什麼? 比起互聯網公司,更具金融專業能力的銀行顯然有更多可能。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