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大批高管和風投 Techmeme如何成為科技行業的必讀新聞網站?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摘要] Techmeme吸引了大批科技公司高管和風險資本家。 紮克伯格也是忠實讀者之一。

  

BI中文站 4月8日報導

在過去的10年中,科技行業已經從像Flickr這樣的照片共用網站發展到像Instagram這樣的照片共用應用程式。

我們預計,在科技行業前進的道路上還會出現一些其他的變化。

但是,作為一個科技行業的必讀網站,Techmeme長期以來一直保持其地位不變。

高科技產業在飛速進步。 僅僅只有兩年曆史的公司以數十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 想想WhatsApp ,Oculus Rift和Nest。 眨眼之間就可能出現下一個大趨勢。 而Techmeme所作的只不過提供其他網站新聞的連結,類似德拉吉報告(Drudge Report)或者谷歌(微博)新聞(Google News),它為何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功?

Techmeme的創始人加布·裡維拉(Gabe Rivera)告訴Business Insider,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是Techmeme的一個忠實的讀者。 Techmeme也吸引了一大群谷歌公司頂級高管和風險資本家。

「我一天數次查看它。 」BoxGroup管理合夥人、TechStars紐約聯合創始人大衛•蒂希(David Tisch)在電子郵件中告訴Business Insider。 「這是確保不會錯過重要行業新聞的最簡單方法。 略讀頭條新聞是獲得重大新聞匯總的極好方式。 」

但對於其他同行來說,Techmeme被當作後援。

「我曾經一天查看幾次,但現在它只是Launch Ticker的後援,我們會重寫它的頭條新聞,研究和去除重複的內容,以達到將它簡化的目的。 」Launch Ticker和Inside.com創始人傑生•卡拉卡尼斯(Jason Calacanis )通過電子郵件告訴Business Insider。 「一般來說,你並不需要關於同一個新聞的15條連結。 」

Techmeme成立于2005年,當時沒有任何外部投資者。 現在,Techmeme已成為一切科技新聞趨之若鶩的地方。 多年來,一堆Techmeme的「殺手」和克隆網站已湧現出來。 但裡維拉說,Techmeme的最大競爭對手是博客和社交網站,如Twitter。

Business Insider最近多次採訪裡維拉,以瞭解他是如何使Techmeme這麼成功的。

  

Techmeme創始人加布·裡維拉(Gabe Rivera)

這裡是Business Insider記者與裡維拉的對話(稍有改動):

Business Insider(以下簡稱BI):你是怎麼從IT行業進入媒體行業的?

Gabe Rivera(以下簡稱GR):我一直對新聞很感興趣。 大約十年前,我對早期的博客如何彙聚獨家新聞和評論變得特別著迷。 所以,我看到了一個機會——創建一個風格類似Google News、同時彙聚有影響力的評論家和記者們在博客中的討論內容的一個網站。 Techmeme起初是完全自動化的,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技術」產品,它需要一段時間來獲得媒體能力,以保持活力。 所以現在我會說,我們棲居於媒體世界,同時也是以高科技為導向的公司。

BI :它是如何成為科技行業的必讀網站?

GR :它是逐漸做到這一點的。 起初,Techmeme主要集中在早期科技博客關注的內容上。 由於這些博客變得更獨立和更具有Web 2.0的特徵,Techmeme也向這個方向發展。

但各種形式的集合使我們獲得了更多的觀眾。 首先是博客領域的一種集合:許多流行的獨立博客變成了「贊成者」,而最悠久的媒體網站變得更加博客化。 這伴隨著我們的產品的一個集合。 在iPhone時代,硬體的成功與優秀的軟體聯繫在一起,而且,應用程式與雲聯繫在一起,我們必須像現在涵蓋一個寬廣的領域:硬體和軟體,Web和本地應用程式,企業和消費者,人和產品,商業方面和核心技術,總之,整個科技行業。

幸運的是,在我們改變的過程中,我們早期的讀者一直陪著我們,並説明獲得更廣泛的受眾。

BI :多年來,幾個Techmeme的「殺手」和克隆網站已經出現。 你如何保證Techmeme在科技行業的地位? Techmeme有什麼其他競爭對手所沒有的東西?說到競爭對手,你最喜歡哪一個?或者說,哪一個對手試圖最大程度地複製你們?

GR :一直有人在克隆我們,尤其是在早期,Techmeme的自動化和簡單介面使一些開發商誤以為只要兩個星期就可以克隆。 那些克隆網站通常很快關閉。 它們或者花很長時間才上線突發新聞,或者常常錯過重要新聞。

近年來,真正的競爭不是來自直接的競爭對手,而是來自社交網路和新聞博客,它們也可以提供一種「科技新聞頭版」。 這些競爭對手可能已經搶走了一些讀者。 但是,為什麼最好和最聰明的讀者還是要訪問Techmeme,這是有很好的理由的。

就拿Twitter來說。 如果你選擇恰當的新聞媒體組合,你可以快速獲得相當廣泛的科技新聞。 但你仍然面臨噪音問題(太多tweets),還有等級問題(很難快速獲悉當天的最大新聞)。 Techmeme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因為我們只為一個新聞提供一個連結,並且我們把最大的新聞放在頁面的頂部。

現在看看博客。 很多博客在科技新聞覆蓋面上做得很好,而且通常也能解決我上面提到的噪音問題,有時甚至可以部分解決新聞等級問題。 但Techmeme的讀者也很欣賞我們的新聞來源組合。 如果今天每個人都在談論《華爾街日報》上的一則獨家新聞,或則 Medium上一篇令人信服的分析,或者馬克•紮克伯格張貼在Facebook上的公告,我們的讀者會希望看到高亮顯示的相關連結,而不是對這些新聞的重寫。 與此同時,人們也喜歡我們的策展新聞群組合。 這是我們五年多來建設一個偉大的編輯團隊的結果,也是我們十多年來致力於新聞聚合技術的結果。

BI :你從來沒有利用任何風險投資,這是為什麼?你覺得你永遠不會接受風險投資嗎?曾經有風險投資家走近你,希望投資于Techmeme嗎?

GR :我們從來接受任何風險投資。 在獲得廣告收入以前,我只是靠一些積蓄,後來,我們開始從贊助商那裡得到收入,並一直發展到現在。

當我們最初推出的時候,有很多風險投資者和我們聯繫。 我想他們看到了我們所作的事情以及我們的前景。 但出於一些很好的理由(與技術和市場有關),我們沒有接受任何風險投資。 儘管如此,仍然有很多風險投資者重申,如果我們準備好接受風險投資的話,他們對我們的公司仍然有興趣。

我們以後會接受風險投資嗎?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雖然我們目前自給自足,但我們的核心商業模式也在不斷變化。 如果我們對如何恰當擴張具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並且我們的財務不足以讓我們以更快的速度發展,我們將尋求風險投資。 但是,這在短期內不會發生。

BI :Techmeme盈利如何?

GR :我們是盈利的,但它並不值得拿出來炫耀。 換句話說,我們的收入不怎麼可觀。 部分原因是我們唯一的收入來自廣告。 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們頑固地堅持只做漂亮的、以尊重讀者的優雅方式發佈的廣告,從來沒有發佈巨型橫幅廣告。

BI :Techmeme有多少新聞是自動收集的,有多少是由人策劃的?

裡希特:這很難回答,因為我們的自動化操作和我們的人力編輯之間有一個緊密的回饋迴圈。 Techmeme和Mediagazer的頂級頭條新聞現在往往是編輯把關的,而我們的編輯在發佈新聞之前會頻繁篩選自動化收集的帖子。 雖然那些二級連結(「More:」 後面的連結)通常是自動收集的,編輯也可以對它們進行修改。

所以我通常只說「一半對一半」 ,但它實際上是很難量化。

BI :我也好奇,在Techmeme之後哪一個同類媒體的流量最大?

GR :在Techmeme之後是Memeorandum ,該網站現在仍然在沒有人力編輯。 然後Mediagazer。

BI :你提到Techmeme仍在進化。 你能解釋一下嗎?

GR :我們大部分的改進是在頁面之下的:更好的編輯過程,更聰明的演算法,帶來更好的新聞。 我們的介面也有改進,還開發了一些向外拓展的功能,但這方面的進展較為緩慢。 我們不希望太突然的改變。 舉例來說,我們正在改進我們的排行榜,使它變得更加有用。

我們還對企業推出了一些新的服務,開拓了一些新的廣告收入來源。 舉例來說,越來越多的企業圍繞他們的產品和平臺組織活動,很顯然,世界需要一個地方集中列出這些活動,Techmeme完全可以成為這樣的地方。 同樣,我們為企業提供一個促進招聘工作的地方。

BI :還有,Techmeme每月的獨立訪客有多少? Techmeme的流量這些年有什麼變化?它是增加,減少或保持相對穩定?

GR:對於像Techmeme這樣的新聞聚合網站,每月獨立訪客是一個特別糟糕的衡量方式。 一個只有1萬經常性讀者網站,其文章可能一個月內在Twitter或Facebook上被1000萬人分享,這樣它可以宣稱有1000萬獨立訪客。 (想想Upworthy ,Viral Nova等網站,這種情景是不是太怪異。 )對於像Techmeme這樣的新聞聚合網站,上面沒有文章或評論頁,每月獨立訪客就是經常性讀者,其數位仍在一百萬以下。 但我們不想給具體資料,以免人們拿它與其他類型的網站去比較。 在最初幾年的快速增長後,我們的流量仍在增加,但速度變得平緩。

BI :哪些矽谷明星是你們的讀者?

裡希特:我知道馬克•紮克伯格就是我們的一個忠實讀者。 我已經說過了,大量的谷歌高管也是我們的讀者,谷歌副總裁皮采(Sundar Pichai)去年在谷歌的網路開發者年會上提到過我們的網站。 Twitter上各種帖子也表明矽谷的很多CEO是我們的讀者,包括PayPal的總裁。

BI :你還會經營Techmeme多久呢?你有沒有感到厭倦?

裡希特:我覺得我們的工作與很多好玩、有趣和困難的問題有關。 所以,未來幾年,我期望儘量擴大我們的產品範圍,這是一件迷人的事情。 因此,我希望盡可能長久地為Techmeme工作。

BI :你有沒有想過要成為一個風險投資家?你會不會想成為一個風險投資家?

裡希特:我覺得我現在做的事情會讓我比做VC更快樂。 (譚思 編譯)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