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打著大資料的幌子搞「算命」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大資料這個詞在世界盃狂潮來臨後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德國隊運用大資料分析提升球員能力、調整戰略部署最終奪冠消息一傳開,業內更是歡欣鼓舞,仿佛以後的「預測業」將大展宏圖。

然而,在百度、谷歌等等科技企業大肆鼓吹大資料分析準確科學的同時,筆者仿佛看到了當年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0071.html"> 保險業務員向自己推銷保險的場景。 他們總是羅列出當前業務的種種好處,各種高收益回報讓人怦然心動。 但是當筆者要求看看合同的時候,他們卻又說只有簽合同的時候才能看。 後來旁敲側擊才終於套出保險員的一點點實話,比如他們為你承諾的高收益有時間要求,很多都是要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後才能取出的,如果你中途要取出,那麼收益可能跟銀行定期差不多。 而他所承諾的各種意外後保障,其實都有普通人沒注意到的限制和語言的遊戲。 模棱兩可之間,其實是把那些權益都收了回去。 想得便宜的投資者一旦糊裡糊塗簽了,其實最終的回報可能也就比銀行定期多一點,根本未達到投資的目的。

這就好比是告訴你風險投資的種種好處,卻不告訴你一旦遇到問題你會輸得一塌糊塗。 避重就輕的伎倆,是現在國內很多不規範的保險、基金、金融投資的慣用手法。

現在,這種手法似乎也用到了大資料分析當中。 就像是巴西與德國的那場比賽,谷歌計算出巴西69%的勝率。 在比賽未進行時,大家都以為巴西贏定了。 然而結果,卻狠狠破了一盆冷水。 沒錯,大資料預測者們在事件結果未出之前,總會強調自己過去準確預測的那些成績,然後鼓吹自己此次計算結果也是準確無誤的。

其實,筆者並不能證明這個69%的勝率到底是對是錯。 但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10支簽裡7支紅,也未必就一定能抽中紅色。

所以谷歌自信滿滿的時候,卻得到了當頭一棒。

當然,某一些做大資料預測的科技公司出發點並不是去欺騙消費者,他們計算出的也是趨勢和概率,只是他們自己也陷入了那些冰冷資料取得的成就之中,忘記了31%的失敗幾率。

事實上,正是因為這些科技巨頭被擊碎的自負讓筆者擔心:會不會有一些小的資料公司,他們並不具備大資料分析的能力,或者他們只具備初級的資料分析能力,由於看到了「大資料」的熱潮,於是跟著標榜自己是「大資料分析」,以此來撈上一把? 甚至很可能出現根本不懂大資料分析的人,打著大資料的旗號,吹噓自己的分析 「科學」、「準確」,誤導和欺騙普通消費者!

事實上不僅在中國,即使在大資料分析較為成熟的歐美國家,也有人會陷入大資料帶來的輝煌中無法自拔。 仿佛有了大資料,一切都迎刃而解。 拍電影不是問題、競技比賽不是問題,甚至連未來也不是問題。 最終一部部電影像是同一個模子卡出來的,比賽失去了激情只剩對分析資料的機械實現,而未來...... 誰又知道呢?

我絕不會否定大資料優秀的指導作用,因為日爾曼戰車橫掃南美成為四星德國,證明了正確運用大資料分析,團隊將收穫豐碩的果實。 從德意志身上我懂得了:大資料怎麼用,才是我們最需要正視的問題。

大資料預測本身並沒有錯,但是若是變成大資料「算命」,那就本末倒置了。

依稀還記得電腦興起階段,在遊樂園裡見過一台「算命機器」,標榜自己是「科學算命」。 當時就感到很好笑。 可是現在大資料分析,是不是就要變成那台「算命機器」了呢......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