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與RTB:開啟互聯網廣告新時代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互聯網廣告產業正在面臨的變革,這一變革過程由大資料技術引領,借RTB體系建構,改變著企業主,也改變著廣告服務商、同樣改變著廣告受眾。

從歷史發展來看,中國互聯網廣告經歷了三個階段:單項傳播時代,基於媒體的行銷時代,基於受眾的精准行銷時代。 在單向傳播時代,能做的僅僅是單向的展示和發佈;在媒體行銷時代,互聯網廣告被包裝成了一種新的傳播形式,與媒體內容進行融合,並在不斷豐富中;而未來基於受眾的精准行銷廣告,將能夠即時分析廣告受眾,獲得個人化的設計。

在各種形式的精准廣告中,大資料與RTB的結合,讓精准行銷這一產業的形式和業務流程更加固定和規範,比之于以往的內容定向、基於人群的定向,往往帶有不確切性,行銷的效果無法得以準確的量化分析,大資料對受眾、廣告主、 媒體的資訊及廣告資料具有高準確度分析能力,RTB具有科學的廣告流程體系,二者所依賴雲計算,按需付費、功能自組的特性,則進一步降低了業務鏈條中的運營成本,提高企業廣告的投放效率和購買概率。

RTB:讓大資料行銷得以落地

可以說,當RTB成為各大行業廣泛接受的互聯網廣告體系之後,大資料的行銷價值才得有落地的機會。 大資料行銷,是互聯網行銷的一個可觀的子集,它利用海量的資料、豐富的內容,尋找客戶所需要的規律,讓受眾在廣告投放方眼中成為透明。 大資料的分類維度,也比以往的資料形式更加豐富和多元,它不給資料種類設置限制,唯一的限制只是人的需求和思維,讓受眾與產品推廣方式之間的匹配更加無縫、貼合,鎖定使用者也成為可能。

RTB廣告的目標,就是促使使用者購買。 隨著資料標準的逐步明確、資料商用的逐漸廣泛,讓廣告自動去發現最合適的受眾,將不會是夢想。 到時候,廣告的終極目的將成為現實:即每條廣告只投放給對它感興趣的受眾,每個人只看到他感興趣的廣告。

廣告:從「以物為標的」到「以人為根本」

對於廣告來說,積累資料是必備的調研過程。 但是,以往的企業廣告部或者廣告公司要推出某款廣告之前,所關注的調查重點,只是多從產品的角度去積累資料,根據資料分析的結果,考慮投放的區域、市場或受眾,一廂情願地去想像廣告的效果,往往最終造成石沉大海的無效投放; 而新的RTB廣告形式,則是從受眾的行為出發,通過大資料的技術分析受眾的各種行為,儘管在傳統廣告看來與廣告本身無關,但是就是這些細枝末節的收集和分析,RTB做到了廣告方向上的更加精准,讓廣告成為投放者和使用者之間的「你情我願 」,提高廣告的落地兌現效率。

在RTB系統之中,首先需要通過電腦瀏覽器Cookie來收集使用者資料,以不侵犯隱私的方式,獲取受眾的基礎資訊(如在哪裡上網、何時上網、受眾性別等)、流覽行為(看過什麼網頁)、廣告交互行為(是否有點擊過廣告等), 從而按這些資訊把受眾進行分類。 這是目前來說,既又保護了使用者隱私(個人資訊不會被記錄、而且使用者可以隨時刪除Cookie),也是國際通行的基本收集資料途徑。

有了這些資料,行銷主就可以按每個Cookie背後的人,來傳播他們的廣告。 這就牽涉到另外兩個問題:1)如何在目標受眾下次流覽的時候抓住他們,把廣告給他們看到?2)能否按不同的市場區隔,讓不同細分人群看到不同的廣告,從而增加行銷的投資回報率? (Return on Investment,ROI),這就進入了RTB系統的下一階段:即時競價及目標購買。

RTB即時競價,實現了從傳統廣告位置購買到「目標人群」購買的巨大改變,從而實現廣告投放的規模化和高效。 不同于傳統廣告網路依賴媒體傳遞、媒體刊例定價、預先購買位置、通過流量計費的特點,RTB的廣告形式,變成了以受眾為基礎傳遞廣告,依賴大資料分析、即時自動競價、為「目標人群」購買、按效果付費。 傳統廣告以及傳統廣告投放模式,正在走向衰落,而新興的RTB的廣告投放技術和交易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廣告主開始接受。 在這個體系中,形成了以DSP(需求方平臺)、ADExchange(廣告交易平臺)、SSP(供應方平臺)、DMP(資料行銷平臺)等行業系統平臺,建構了完全不同于傳統的廣告展示、生產及發佈體系。

從根本上看,RTB廣告的核心理念,已經從「以物為標的」轉向「以人為根本」,借助大資料的分析,廣告的製造流程,從推出一款廣告去滿足多數人,進化到根據一個人的性情去設計廣告,這是最接近「以人為本」的廣告體系, 這是互聯網思維在廣告領域的內化和深入。

RTB廣告效果:強于傳統上百倍據美國數位廣告技術供應商對2013年北美數位廣告市場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該區域70%的廣告購買都已經由傳統方式轉向新的RTB廣告模式投放,而採用大資料購買的廣告主中有77% 的都計畫在未來12個月內投入更多預算。 資料顯示,在美國,RTB廣告近5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70.5%。 Google認為展示廣告的市場規模將從現在的200億美金擴張到2015年的500億美金,其中50%以上的展示廣告將通過RTB模式完成。 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15年,全球基於RTB的展示型廣告數額將呈現爆發性的增長—在美國將達到71%。

從國內來看,中國RTB產業鏈也悄然成型。 進入2013年,隨著騰訊、新浪各自廣告交易平臺的推出,包括百度在內的國內互聯網巨頭都在積極進入RTB領域,中國RTB行業將醞釀一輪爆發式增長。

中國RTB產業正在發展壯大。 根據艾瑞資料顯示,2013年中國網路廣告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100億元,同比增長46.1%,未來整個RTB和DSP市場將遠高於其他互聯網行銷形式的增長,網路行銷正在從流量購買時代向人群購買時代轉變。 在大資料的資源和技術驅動下,中國RTB廣告的前景未來將不可限量。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