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直視啊!」「 簡直要剁手了!」 讓不少網友發出這樣驚呼的,僅僅是支付寶發佈的2012網購對帳單,那些蜿蜿蜒蜒、大大小小、嬉笑怒駡的曲線、數位與卡通形象裡,勾畫出一個個「敗家」的自己。 而造就了這個讓你大吃一驚的自己的,正是你自己在網路上產生的海量資料。 隨著這些資料被有心地收集、分析,它所生成的結果,令人耳目一新。
現在,隨著互聯網與日常生活的深度結合,我們每天都在互聯網上產生出數量龐大的資料資訊,如何利用這些資料創造新的價值和服務社會的產業,許多企業正為此全情投入。 在市場與利益之間,在道德與法規之間,隨時隨地產生,又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生活的大資料,正成為一場深刻改變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技術革命。
海量資料背後 暗藏商業價值
案例:如果你在亞馬遜購買了東西,那麼下次登錄頁面之後,首頁最上方推薦的商品是與你上次購買商品相近或者配套的東西。 比如使用者曾在上面買了本《基業長青》,再次登錄的時候,推薦至首頁的商品是其他管理類書籍該使用者就被亞馬遜定義為管理學書籍愛好者。 亞馬遜認為,建立在大資料基礎上的推薦演算法,能夠給使用者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產品。
當支付寶年度帳單上出現近4萬元的支出,超過濟南98%的淘寶網購者後,王珣的第一反應是:「讓我逃避一會兒......」不過,隨後的帳單明細讓她恍然大悟:「除了給父母、老公、兒子、侄女在網上買衣服,小到狗糧,大到電視、冰箱這些家電, 統統都在網上搞定。 」
王珣自嘲,「我去年新換的手機簡直就是為網購存在的,當然這個手機也是在網上買的。 」此外,2012年的支付寶年度帳單,還非常尖酸地為王珣算出了一個數位,因為淘寶網購,她去年減少出行了400多公里,相當於從濟南到煙臺。
「要不是支付寶,我自己真不會記這麼明細的賬。 」王珣說,「支付寶能記錄下我這麼多購物資訊,真是有意思。 」
有意思的還不止王珣個人的購物資料。 這一年度帳單發佈,支付寶甚至還利用其掌握的大量支付資訊,分析出2012年「新疆圖木舒克市的男人最疼女人,為女士購買的商品最多」、「青海的大叔最潮,55歲以上的網購男性增長了12倍」以及「天蠍男和水瓶女網上花錢最大方」 等等八卦到底的結論。
支付寶何以發佈名目如此之多的資訊,又為何要發佈呢?支付寶CFO井賢棟表示,以淘寶、天貓、支付寶等電子商務構成的阿裡巴巴集團,註冊買家會員超過6億,有10億種商品,上萬億的年交易額,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互聯網資料「原產地」。 「年度帳單只是支付寶説明使用者更瞭解自己的網路消費行為的一個小嘗試,在這之後,支付寶將在大資料領域進行更多的探索。 」
井賢棟所說的「大資料」,正得到時下眾多科技企業前所未有的重視。 而所謂大資料,最直觀的意義,正在於資料資訊之多,之巨。 以中國的互聯網為例,一分鐘,新浪會發送2萬條微博,蘋果會下載4.7萬次應用,淘寶會賣出6萬件商品,百度會產生90萬次搜索查詢。
當這些記錄了數億線民網上行為動作的資料彙聚在一起,因為它的巨大和全面,其自身就變成了一種價值。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