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會改變互聯網。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互聯網對生活的改變,但較少感受到技術對互聯網的改變。 」在4月24日舉行的百度第四屆技術開放日上,百度CEO李彥宏認為,平行計算能力的提升和雲存儲技術產品成本的降低,使大資料走到了技術變革的臨界點。 百度開放自己的大資料核心能力,將更好地説明傳統行業挖掘資料價值,加快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事實上,大資料的重要性已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關注。 在國新辦4月23日就2014年第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的發佈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張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密切關注、研究大資料產業的發展,針對大資料發展帶來的新形勢、新變革,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 合理引導、穩步推進。 同時,工信部也將繼續加大對大資料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發展的支援和投入。
百度公司正式宣佈對外開放「大資料引擎」,將開放雲、資料工廠和百度大腦等核心大資料能力開放,向外界提供大資料存儲、分析和智慧化挖掘技術。 百度方面表示,作為技術和資料驅動的大資料平臺,「大資料引擎」的開放將撬動萬億級產業升級。
目前,傳統企業普遍面臨大資料應用困境,資料存儲管理和分析挖掘以及智慧化能力都存在瓶頸。 百度的「大資料引擎」通過平臺化和介面化的方式,對外開放其大資料存儲、分析和智慧化處理等核心能力。 特別是讓李彥宏引以為傲的「百度大腦」,採用電腦加上人工智慧,類比人腦思維,擁有200億個參數,現在已經達到大約相當於兩到三歲孩子的智力水準。
大資料蘊涵著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 有消息說,大資料目前已經給谷歌公司每天帶來2300萬美元的收入。 將自身定位為數據公司的阿裡巴巴,也使大資料產生了財富。 而百度利用大資料資源,已推出百度指數、百度遷徙、「城市旅遊預測」等一系列大資料商業化應用和社會化產品。
據瞭解,百度大資料引擎將經歷逐步開放的過程,目前採取邀請制和免費模式,與政府、非政府組織、製造、醫療、金融、零售和教育等傳統領域率先展開合作。 目前,國家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部分應用計畫遷移至開放雲平臺,利用大資料引擎對行業監測資料進行挖掘分析。 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趙沖久介紹說,交通運輸發展的大資料時代已經開啟,今年計畫和百度等互聯網企業合作,重點推動綜合交通運輸出行資訊服務系統應用的政企合作模式示範。 如借助百度眾包模式擴展交通資料的來源管道、驗證交通資料的品質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表示,將結合疾控大資料以及借助大資料技術,建成中國首個流感預測系統。 舉例來說,在大資料的利用方面,全球每年有幾百萬人患流感,如果大資料中心有很好的計算能力,能從患病人群裡找到共性,就可提前一兩天給出預警,並採取預防措施。 從健康的角度而言,提前預防將極大地提高人們對抗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