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由男人們一手構建而成。 瑪麗莎·梅耶爾、瑪麗·米克爾、小龍女這樣的巾幗英雄是異類。 但是,現實生活中佔據半邊天的女人們則是支撐互聯網經濟的人。
女性繁榮互聯網
女性閃購網站唯品會近日市值終於突破100億美金,與360比肩,僅落後于百度、騰訊和京東;美妝電商聚美優品上市之後已連漲數日直逼40億美金;轉型女性垂直電商的蘑菇街估值已高達10億美金。
支撐起這些財富故事的都是,女人。 而現在的土豪,百度、騰訊和阿裡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業務來自女人。 視頻網站、導購網站、文藝社區、大眾點評、媽媽社區,太多互聯網業務是由女人們在貢獻內容和流量。 大姨媽、美圖秀秀等面向女性的App應運而生,正在互聯網女性市場掘金。
在崇尚「男主外女主內」的中國,女人擁有衝動消費的特質,以及家庭消費的決策權。 百度資料顯示,一個中國家庭80%的消費專案由妻子決策。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互聯網產生繁榮的女人經濟便再自然不過。 人們已總結出,女人、孩子和有錢人的錢最好賺。
在美妝、鞋服箱包、奢侈品這些「典型」的「美麗」生意之外,女人們究竟在期待什麼?還有哪些需求沒有被挖掘?
女性需求待深挖
人們過去了解一個特定使用者群體的需求,只有通過直覺,或者抽樣調研的方式。 在互聯網時代,要瞭解女性需求則有了新的選擇。 相比傳統行業,互聯網的優勢在於它是資料驅動的。 通過將一切靜態資訊、動態過程電子資料化,除了可以永久保存之外,還可以挖掘出全新的價值。
百度、騰訊、阿裡等公司擁有海量大資料,並可通過使用者搜索行為、個人資料和購買行為來瞭解誰是女性使用者,女人們在想什麼,關注什麼,如何進行消費決策,並基於此進行精准行銷抑或其他大資料應用。
收集資料-挖掘價值-回應動作,大資料三步曲中,大多IT企業停留在第一步,譬如被作為反面教材的運營商。 還有一些企業能夠挖掘出價值但卻難以做出影響使用者的動作。 BAT可進行精准廣告投放,或者產出詳實的資料包告共用給企業。 這樣的動作將説明所有企業去理解女性不斷變化的需求,進而提供及時的、個性的、精准的產品和服務。
大資料洞察女性
作為中國最積極的大資料玩家,百度自然不會放過對女性使用者的需求挖掘。
除了此前便與寶潔歐萊雅等深度合作之外,百度近日還在戛納國際創意節發佈了基於大資料採礦的女性報告,包括女人「最愛榜單TOP5」,十大女性關鍵字以及一些女性搜索資料。 這種對女性群體進行專門的獨立挖掘的價值,是百度指數和百度沸點的補充。
一些結果會大大改變我們的主觀印象:女人們更關注小米,而不是蘋果;更喜歡的旅遊目的地是小資的烏鎮而不是豪華的馬爾地夫;滿大街的LV甚至未能進入奢侈品榜單。
企業、明星、媒體可以根據百度資料採礦出的結果去發掘、觀察女性使用者的需求和改變。 百度的資料採礦能力甚至可以細化到女性在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域、不同時間段的特性差異。 麥當勞等企業正在越來越多地利用百度去瞭解使用者。
大資料的機會在於垂直領域。 只有將垂直領域的大資料結合業務場景、行業背景、企業需求進行深挖,才能將資料價值發揮到極致。
除了百度,騰訊與廣州媽媽網等合作,通過廣點通進行應用推薦説明廣州媽媽網的App快速推廣;淘寶和天貓以女性使用者為主,結合其投資的微博、蘑菇街所掌握的社交資料,可在挖掘女性需求上做不少文章。
現在只有百度將女性使用者的需求洞察單拎出來並且以報告形式發佈出來,這是百度想進一步向外界展現其大資料實力的表現。 百度正在嘗試將大資料資源和能力轉變為服務,並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在此之前,百度盛大推出了大資料引擎等產品,還邀請了吳恩達等大資料技術大牛加盟,這一切都奔著大資料的商業化而去。
在女人經濟成為中國互聯網中流砥柱時,企業要想更加瞭解正在快速變化的女性群體,要想洞察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域的女性需求,要想瞭解「多變」的女人,必須用好大資料。 大資料正在啟動中國的女人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