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大資料
關注重
大資料技術
高度
非結構化資料
據IDC(國際資料公司)上個月發表的一份報告稱,預計大資料技術與服務市場銷售量將從2010年的32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169億美元,其年均增長率會是一般IT市場的7倍。 在剛剛閉幕的2012中國資料庫技術大會上,大資料技術、大資料人才、大資料應用等話題成為演講嘉賓及眾多參會者關注的重點。
「隨著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大量的半結構化、非結構化資料正在迅猛增長。 資訊技術早已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資訊的交互與分享,孕育出無數的光榮與夢想。 」盛拓傳媒CEO秦致這樣說。
「由麥肯錫研究提供的報告指出了當前大資料的特點,簡稱為4V(多樣、快變、巨量、價值),如傳感資料、交通資料更新頻度高,資料價值同時間相關、資料由結構化、半結構化、還有非結構化資料比如文本、視頻、點擊流、和日誌等。 」北京人大金倉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王珊教授在會上表示。 「大資料的來源主要來自互聯網公司(如Facebook)、大型企業、電信、金融等行業的單一資料型別和結構化資料。 現在Facebook擁有強大的資料倉儲。 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使資料庫技術面臨著海量資料處理的挑戰,需要高度的可擴展和高度的可伸縮。 資料的處理由交易處理走向了分析處理。 感應器網路、物聯網上的流資料和不確定性資料成為了資料處理的來源,隨著硬體技術的發展,資料處理平臺由單處理器平臺走向了多核、大記憶體、集群、雲計算平臺的遷移。 」
會上,百度、騰訊、新浪、網易、華為、阿裡巴巴、Oracle等眾多企業的嘉賓圍繞大資料架構設計、資料庫安全、分散式資料庫、商業智慧、NoSQL、Hadoop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今年以來,無論從有關大資料的會議數量還是從會議內容中體現的大資料議題來看,或是從學術專家、業界大佬的觀點來看,大資料技術、大資料人才、大資料應用和發展前景都已成為全球熱門話題。 2012年的大資料如同2011年的雲計算一樣,其發展趨勢和發展前景得到了業界的一致認可。 伴隨資料呈現爆炸式的增長,資料量的積累為挖掘資料價值創造了條件。 隨著大資料技術的發展,真實世界能夠被數位化處理,169億美元的巨大市場有待挖掘。
(責任編輯: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