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 其實一直在路上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大資料 我們 智慧城市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想必都知道「草船借箭」這個典故,是說諸葛亮可以提前預測到三天后的夜晚,霧鎖長江,於是他與周瑜立下軍令狀,在最後一個夜晚,與魯肅在長江上草船借箭,完成了周瑜下達的幾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現如今,這或許是大資料應用的一個典例。 一個人若是通曉上下五千年的知識,其實他的大腦就相當於一個大型資料庫,將這個庫裡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就能應用於各個行業。 諸葛亮能想出草船借箭這樣的絕妙計策,應用於軍事,他是掌握了歷年來長江這個地段的天氣情況,夜觀天象,或許這就是一種基於大資料分析的預測模型。
歷次產業技術革命,中國都是學習者和模仿者,進入了大資料時代,中國幾乎和歐美髮達國家處在了同一起跑線上,有媒體指出,中國人口居世界首位,將會成為產生資料量最多的國家,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 其海量資料中蘊含的商業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中國很可能成為大資料這一領域的先驅,巨大的多元化社會創造了大量機會,製造了大資料這一資源,並建立大資料應用。


  跨界融合意味著什麼
  軟通動力集團首席技術官方發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主流的SMART技術,即社交媒體、移動互聯網、大資料分析、雲計算、物聯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相互融合的應用與發展。 在數位化經濟迅速崛起的趨勢下,這種創新融合使得今天的IT業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提供簡單的服務,而是通過技術的不斷的發展與創新,以及在行業中的不斷滲透,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
  當然,大資料不僅僅是IT業的事情,許多行業內領軍企業,都意識到大資料新思維的巨大衝擊,給這些企業家們帶來衝擊的不是大資料本身,而是一些新興企業不可思議的跨界能力。 行業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很多人採用新技術、新模式,大規模採集資料,迅速形成預判,擴張到企業行業。 譬如樂視網,銷售電視、拍電影;小米做手機、售電視;百度、360等開始做著各種硬體......
  方發和認為,新技術既是挑戰,更能帶來機遇。 SMART技術的發展與融合,在催生出一些新的行業與領域的同時,也給更多的傳統行業帶來了新生機。 各種行業雲的應用落地以及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商務、智慧旅遊、智慧農業等一系列智慧產業的迅速崛起,也為更多的技術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未來,大資料基因將更多的融入各行各業。
  開放與隱私如何和諧共處
  縱觀國內大資料超市,仍處於概念大於應用的階段,大部分企業尚未理順線性、封閉系統內的資料關係,更無法將大資料轉化為商業價值。
  眾所周知,豐富的資料來源是大資料的前提條件,但大多數企業面臨著孤島危機,只能獲得公司自身的資料而無法獲取外部資料,即使企業內部,IT團隊的資料存取權限也無法全面放開。 要真正做到大資料的開放,還需要很長的路走。
  然而開放與隱私如何平衡,亦是一大難題。 任何技術都是雙刃劍,大資料也不例外。 如何在推動資料全面開放、應用和共用的同時有效地保護公民、企業隱私,逐步加強隱私立法,將是大資料時代的一個重大挑戰。
  大資料平臺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在時刻收集使用者的各種消費習慣、流覽習慣甚至生活習慣。 如何保護使用者的隱私成了大資料時代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 因此,大資料的應用價值在於個人隱私保護與資料精准之間的平衡。
  方發和表示:公共資料資源的開放,是需要一定的標準和規範來加以約束的,哪些公共資料資源可以開放? 如何開放? 這都是需要考慮好的問題。 其中,對於那些涉及資訊安全的資料,一定要盡最大可能地給予保護;對於那些有可能涉及個人隱私的資料,也要經過處理之後,例如封裝之後才能開放。 在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資料分享,真正創造資料價值,這才是大資料真正的目的。
  大資料會成為互聯網之後,人類又一個技術烏托邦。 大資料的啟動跟互聯網有著相同的邏輯,初步探討時不知道如何起步,會有一輪甚至幾輪比較明顯的產業泡沫,但是隨著那些看似烏托邦的願景,一個技術、一個嘗試的創業公司的進入,會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飲水思源 唯有源頭活水來
  作為大資料的領跑者,美國已經擁有了三家最成功的大資料公司--谷歌、亞馬遜和Facebook.大資料究竟給這三家企業帶來了什麼? 用大衛·芬雷布的話說,就是「谷歌知道你想搜索什麼,亞馬遜知道你想買什麼,而Facebook知道你喜歡什麼」.
  大資料分析也不例外,需要真實可靠的資料來源。 隨著移動互聯、社交網路、電子商務、物聯網的快速發展,資料來源多種多樣,除了我們在網上使用的瀏覽器有意或者無意記載著個人的資訊資料之外,手機、智慧手錶、智慧手環等各種可穿戴設備也在無時無刻地產生著資料;生活家居中的路由器、 電視、空調、飲水機、淨化器等也逐步智慧並具備了聯網功能,家用電器在服務我們的同時,也在產生著大量的資料;甚至我們出去逛街,商戶的WIFI,運營商的3G網路,無處不在的攝像頭、電子眼,百貨大樓的自助螢幕、銀行的ATM、 加油站以及遍佈各個便利店的刷卡機等也都在產生著資料。 方發和認為,擁有大資料,企業最終還要從這些資料中瞭解真實資訊。 使資料能夠真正在管理、決策、監測、評價,以及人們的生活中產生價值。 其中,軟通動力基於使用者的各種行為分析結合使用者網上流覽行為軌跡,在諸多行業已經成功推廣了大資料使用者畫像方案。
  當前,大資料席捲全球,社會更需要大資料思維的人才,不僅要具備資料庫和軟體等電腦專業學科背景,還要有數學和統計學相關學科知識儲備,確切地講即屬於多學科交叉型人才。 方發和指出,新型人才需求對國內高校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院企結合成為一種有效的趨勢與途徑。 軟通動力近年來與多所學校合作,共同培養大資料新型人才。
  智慧城市 一直在路上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大潮之下,軟通動力可謂是一名新興服務商,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也在不斷突破,實現城市新格局。 公司利用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創新能力,在智慧城市諮詢規劃、建設服務、解決方案發展等領域積累了深厚的實踐經驗。 自2012年軟通動力加入住建部城科會數位城市工程中心發起組建的國家智慧城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來,軟通動力已經與國內多個城市和地區簽署了智慧城市合作協定。 憑藉自身實力及優勢,在雲計算、智慧城市公共資訊平臺、智慧城市綜合運營中心等行業應用領域,持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總結
  大資料時代的浪潮已經襲來,這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既是大資料的締造者,因為我們的認知和行為方式都在源源不斷地產生各種各樣的資料;又是大資料的消費者,因為人的大腦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對所觀察到和所搜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分析,以期得出結論;更是大資料的直接受益者,因為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和挖掘 ,大資料的大價值最終體現在指導人的行動並由此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大資料面前有三座大山擋住了我們的去路,我們必須拿出當年愚公移山的魄力,一是資料來源要真實可靠,原材料品質好,打磨出的產品才能高大上;二是要權衡好開放與安全問題,開放是硬道理, 但開放最大的難題是資料安全;三是要落實資料化運營,只有當大量的員工懂資料,用資料來決策業務,才能說明這家公司開始啟動資料化運營。
  我們相信,大資料這點星星之火,在移除三座大山之後將會迅速燎原:定能衝破城市的擁堵壁壘,令居民出行暢通無阻;為環保部門提供更好的大氣、水等污染源分析和處理框架,驅走霧霾,縈繞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之境 ;給醫院提供更豐富的疾病及保健資料,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把優質教育資源帶給貧困地區的老師和同學......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