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資料雖然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詞兒,但是大資料卻總能成為熱門話題。 在不久前結束的巴西足球世界盃賽上,除了球星是人們追捧的物件,大資料也成為寵兒。 有人甚至將大資料稱為德國隊世界盃賽場上的「第12人」,而包括谷歌、百度、微軟等在內的互聯網公司和投資銀行以及新聞機構都利用大資料工具對世界盃賽事結果進行了準確預測。 當前,儘管有關大資料的質疑仍然存在,但是大資料的落地速度正在加快,依託大資料而生的新奇應用正在不斷湧現,不知不覺間大資料已經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顛覆傳統的大資料
美國利用大資料提升社會治理水準、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商業公司用大資料預測各大賽事的結果,醫療機構利用大資料提升醫療水準,個人依靠大資料瞭解並管理自身健康情況...... 在大資料概念興起之初,很多人都在問大資料究竟能幹什麼。 今天,一個個事實正在回答這個問題,大資料越來越能幹,無論是在互聯網領域、金融行業、醫療行業以及製造業,大資料都能夠派上用場。 有觀點認為,大資料提升了人們的想像力。 還有觀點認為,大資料本質上是催生了效能革命,未來的大資料技術可以應用在任何一個領域,具備改變甚至顛覆傳統的力量。
大資料有預測未來的能力。 除了在美國大選和奧斯卡大獎預測中有驚人表現外,在剛剛結束的巴西世界盃上,大資料又一次展現了「預言帝」的魅力。 利用 Opta Sports的資料,谷歌評估了每個職業足球聯盟過去多個賽季的情況以及世界盃小組賽期間的統計資料,最終成功預測所有的16強席位。 同樣是利用大資料預測巴西世界盃成績,微軟建立了一個複雜的資料模型,最終在淘汰賽階段場場命中。
當然,對於商業社會而言,大資料「預測帝」的真正潛力還不僅僅如此。 大資料的預測能力往往意味著效率、價值以及成功的商業模式。 通過對市場和使用者資料的整合、分析,企業不僅更加懂得使用者的「心」,同時還將更快速地實現資源配置,優化產品,提升效率。 在市場競爭中,誰具備了這種能力,誰無疑就將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大資料也是意義非凡。 作為大資料應用的先行者,美國政府對於大資料空前重視,其將大資料提升到了戰略層面。 2012年3月,美國奧巴馬政府宣佈推出「大資料的研究和發展計畫」。 該計畫涉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美國能源部、美國國防部、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美國地質勘探局6個聯邦政府部門,承諾將通過實際的資金投入,大力推動、改善與大資料相關的收集、組織和分析工具及技術, 以推進從大量的、複雜的資料集合中獲取知識和洞見的能力,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政府自身也在踐行資料開發策略,在美國聯邦政府看來,「資料是一項有價值的國家資本,應對公眾開放,而不是把其禁錮在政府體制內」。
大資料正在被看做是一種國家競爭力,越來越多的國家關注和推動本國大資料產業的發展。 在我國,大資料的地位也在不斷提升,2014年,大資料首次被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要設立新型產業創業創新平臺,在大資料等方面趕超先進,引領未來產業發展。
大資料產業日漸成熟
當前,各大巨頭紛紛佈局大資料超市。 2014年上半年,就頻頻傳出包括谷歌、蘋果等公司收購大資料技術公司的消息。 而隨著市場主體的不斷增多,大資料的產業鏈正在不斷完善。 無論在產業鏈的上游、中游還是下游都湧現出一批能夠掌握相關標準、技術並推出商用級產品的公司。 據全球雲計算供應商 rackspace預測,2014年大資料應用生態系統將出現,提供明確的商業價值和商業回報。
國外市場風生水起,國內市場也是熱鬧非凡。 就在上周,國內的三大互聯網公司BAT(百度、阿裡巴巴、騰訊)先後宣佈在大資料領域的「新動作」:阿裡巴巴將其電商平臺上數萬家企業的交易資料開放給包括中行、招行、建行等在內的7家銀行, 聯手為中小企業提供基於網商信用的無抵押貸款;百度則與北京市政府聯手,推出基於大資料監測的健康管理產品「健康雲」,解決百姓看病難問題,三年內將覆蓋1000萬北京市民;騰訊牽手國內外知名高校,成立騰訊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 發起大資料社會化研究,並培養相關人才。
除了角逐者的不斷增多、產業鏈的日漸龐大,大資料技術也正在不斷進步。 眾所周知,零散的資料本身並沒有太多價值,但是如果有了大資料分析工具,資料不僅會「說話」,還具備神奇的「預測」能力。 業界一直認為,只有通過大資料分析技術才能發揮資料的價值,如果將大資料比做是一個隱藏在地下的巨大金礦,那麼發掘這個金礦的工具就只能是——大資料分析工具。
大資料分析工具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多,大資料分析技術的準確度也在不斷提升,各大公司在世界盃預測中的表現就足以證明。 而得益于雲計算技術的發展,基於雲計算的大資料分析平臺也更加完善,這就意味著在雲計算彈性、低成本的特性下,眾多的中小企業也可以向像亞馬遜、谷歌這樣的大企業一樣完成大資料分析。 同時,大資料的採集、存儲和處理技術也正在快速發展。
客觀而言,今天的大資料還是新生事物,雖然產業發展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是仍然不能滿足人們對於大資料的想像。 不過,人們已經在現有的大資料應用中看到了希望,整個社會向「大資料時代」邁進已經是必然方向。 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2014年到2017年,大資料技術和服務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 27%,到2017年大資料超市規模將達到32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