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廣泛應用,社會資訊化、公司資訊化日趨成熟,多樣的、海量的資料以爆炸般的速度生成,全球資料的增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自2011年起,大資料的影響範圍從企業領域擴展到社會領域,人們開始意識到大資料所蘊含的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 認識大資料帶來的變革,並規劃好大資料的發展,將是政府和業界在大資料時代的當務之急。
一、大資料的興起
種類廣泛、數量龐大、產生和更新速度加劇的大資料聚蘊含著前所未有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被評論為「新的石油」、「類似貨幣或黃金的新型經濟資產」,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據美國研究機構統計,大資料能夠為美國醫療服務業每年帶來3000億美元的價值,為歐洲的公共管理每年帶來2500億歐元的價值,説明美國零售業提升60%淨利潤,説明美國製造業降低50%產品開發、組裝成本。
對於大資料,通常認為有四個重要特徵:海量化(Volume)、多樣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價值化(Value)。 海量和多樣化是對大資料的資料量與資料類型的界定;快速是對大資料獲取、處理、分析速度的要求;價值是對大資料獲取、處理、分析的意義和目的。
二、資料密集型行業大資料應用先行
在互聯網行業,對大資料的分析可以為商家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行銷策略提供決策支援。 互聯網行業主要特徵之一是各種類型的資訊和資料都呈現爆炸式增長,同時使用者行為和網路中的社會群體變得更加多樣化、複雜化。 Facebook通過對海量社交網路資料與線上交易資料進行分析和挖掘,從而提供點對點的個人化廣告投放策略,實現了廣告份額翻番(2009年到2010年)、2010年到2011年增長95%,比Google的增速快了近3倍。 百度通過搜集整理網路玩家搜索需求與熱點,將使用者人群細分,並對網路遊戲的搜索行為資料提煉組織,建立使用者行為資料庫銷售給網路遊戲運營商,創造了以資料銷售為主,廣告服務為輔的雙軌模式。
在金融行業,對大資料的分析可以為金融機構實現快速科學決策與服務創新提供支撐。 金融行業的資訊化程度高,資料量非常龐大,並且資料管理集中化,為大資料的分析與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通過部署大資料分析系統,實現了近似即時的商業智慧(BI)和秒級行銷,運營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每次行銷活動配置平均時間從2周縮短到2-3天,交易量增加65%,不良貸款比率同比減少了0.76%。
在電信行業,對大資料的分析可以使行銷策略和產品設計更加精准,説明運營商從資料流量中獲益、向智慧管道轉型。 近些年由於無線上網和智慧手機的推廣,導致電信行業資料量呈現爆炸性增長。 同時電信業面臨著市場飽和度高、產品服務同質化明顯、從快速增長的資料流量業務中獲利有限的業務挑戰,迫切需要通過新的技術手段突破現狀。 中國聯通通過部署大資料組織與管理系統,使得使用者記錄10分鐘內可查詢,並使在幾千億條記錄當中檢索的時間縮短到一秒鐘內,提高了對客戶投訴的回饋效率和品質,增強了客戶服務滿意度。
在零售業,對大資料的分析可以使零售商即時掌握市場動態並迅速做出反應。 由於零售行業同類產品的差異小,可替代性強,銷售收入的提高離不開出色的購物體驗和客戶服務,也離不開高效的商品流轉率,需要實現精准行銷和快速行銷。 沃爾瑪已經開始利用各個連鎖店不斷產生的海量銷售資料,並結合天氣資料、經濟學、人口統計學進行分析,從而在特定的連鎖店中選擇合適的上架產品,並判定商品減價的時機。 農夫山泉通過大資料分析技術使銷售額提升了大約30%,並使庫存周轉從5天縮短到3天,同時其資料中心的能耗降低了約80%。
據賽迪顧問統計,2012年中國各行業大資料IT投資已經超過4.5億元,年增長率達78.9%,在未來三到五年總投資規模有望超過百億。 未來幾年,我們將會看到那些真正理解大資料並能充分利用的企業將會迅速脫穎而出,同時,大資料也將從企業領域擴展到社會領域,更多惠及民生。
大資料時代已經來臨,它將在眾多領域掀起變革的巨浪。 但我們要冷靜的看到,大資料的核心在於為客戶挖掘資料中蘊藏的價值,而不是軟硬體的堆砌。 因此,針對不同領域的大資料應用模式、商業模式研究將是大資料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我們相信,在國家的統籌規劃與支援下,通過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大資料產業發展策略,通過國內外IT龍頭企業以及眾多創新企業的積極參與,大資料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責任編輯:孫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