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已經成為全球趨勢,在美國西雅圖就有一家公司,每天搜集各大社群網站上的1億個對話,還有5萬則新聞消息,分析出大眾關注的熱門話題,提供給企業主做為行銷參考。
像這樣的「大資料」分析概念,愈來愈受重視,芬蘭政府還有美國芝加哥市政府都打算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網路影片:大部份的社群網站分析資料,只能告訴你,大家今天一大早在討論什麼,但Blab可以告訴你,明天后天大後天,大家會討論什麼。 從社群網站找趨勢這並不稀奇,但如果能像Blab一樣「預測」趨勢那可就厲害了。
網路影片:「我們並不是隨機推測,而是透過5萬則社群網站新聞,還包括1天超過6千萬則的po文,分別來自推特臉書、YouTube和Tumbler。 」
西雅圖這家資料分析公司Blab就是運用「bigdata」大資料概念,把看似無用的「訊息」變「黃金」,提供給企業主消費者之間正在討論的熱門話題,讓他們抓準行銷方向。 Blab公司執行長Randy Browning:「當要放春假的時候,你會收到很多佛州航空公司廣告訊息,但如果突然間佛州出現鯊魚攻擊,新聞就開始導向鯊魚在附近水域出沒。 所以我們真的就像是個水晶球,分析出這裡的人們對新訊息有何反應。 」
網路影片:「關於這些品牌的對話,能夠看得出不但能看出即時討論現況還能預測下一步走向,得知誰或什麼事情正在主導話題。 」
就是這樣如同「水晶球」般,讓業者能在市場上搶得先機,而其實「Bigdata」不只用在行銷,也能應用在城市規畫上。 芝加哥資訊部門主管 BrennaBerman:「芝加哥市範圍廣闊非常大,而且位於湖邊,所以11545.html">我們有非常精準的溫度資訊,可以説明我們像是,如何在地面上灑鹽,有效防止積雪,端看溫度如何變化。 」
就是這個裝有晶片的偵測裝置,未來2、3年內將逐步藏身在芝加哥市區內,超過500個點監控市區內的氣溫濕度空氣品質,甚至是電話通訊,最終整合出來的資料全面共用,要靠大家的力量讓芝加哥變得更好更有效率,但卻不免引來HTTP:/ /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0157.html">侵犯隱私的疑慮。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在城市規畫上更有野心,他們目標在2025年也讓民眾汽車持有率達到0。
NSCNN主持人FareedZakaria:「赫爾辛基打算採取一種,點對點的運輸系統,可以讓你透過各種路徑,從A點到達B點。 」
不管是騎自行車搭計程車、租車共乘或是地鐵捷運,芬蘭打算把大眾運輸系統的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還能整合APP讓民眾能自行規畫路線。 網路影片:我們取得的大資料資訊,能夠提升居住品質,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可以影響住在這世界上的幾千幾百萬人。
把死的資料活化成規畫城市發展的工具,似乎成了未來城市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