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將讓你自由」這是首席執行官艾倫·穆拉利(Alan Mully)與2007就任福特汽車公司CEO後常說的一句話。 當時,福特汽車公司如同一首正在下沉的巨輪,虧損連連,找不到方向。 6年後的今天,穆拉利的這句話已成為這家汽車製造商的口頭禪,無論資料是好還是壞,福特的經理們手中如果沒有確鑿的資料,誰也不該來見艾倫。
「過去對壞消息福特公司是很少公開的。 」福特公司系統分析和環境科學經理、一個22年的老福特人John Ginder說,「艾倫給公司帶來的變化是,我們要用資料說話而不再拍腦袋。 過去五六年來,我看到了這種變化,而我們的首席財務官和首席運營官是最大的支援者。 如今,所有的決策都是資料驅動的。 」
的確,資料和分析已經滲透福特公司的每一個活動中,從預測商品的價格到理解消費者真正需要什麼,從公司應該為客戶生產哪種車型到這種車型應該採購哪些零部件,再到是否要新增轎車和卡車的車型等。 而背後支援這些活動的就是福特公司近200名大資料和分析專家,他們分別來自不同學科,工作在福特稱之為卓越分析中心的部門,他們會參與到福特公司各個部門,包括行銷、研發以及信貸服務等。
自2007年以來,這些分析專家們在公司的各種戰略調整和戰術決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決定哪些品牌和型號的汽車要停產,到底應該在哪裡採購零部件和原材料,以及如何讓轉銷商來調整它們的庫貨以提高銷量等。
福特公司此後的季度財務資料、股價和公司最近的年度報告都證明了這些戰略調整和決策的正確性。 2009年,福特公司在創記錄地虧損46億美元一年後,重新實現了4年來首次贏利。 就在這一年,福特推出了25條新汽車生產線,實現了2007年以來在美國銷售230萬輛汽車和卡車,而成為美國國內第一汽車品牌。 截止到2013年10月,福特實現了連續第17個季度盈利。
毫無疑問,對於所有汽車製造商而言,資料分析都是一個重要的競爭工具,無論是對客戶需求、汽車性能和生產過程進行分析,還是提升產品品質、預測市場等,都離不開資料分析。 以通用汽車公司為例,多年來它一直通過其OnStar系統在收集車輛診斷資料和其他資訊。 而福特的資料分析側重與對客戶的偏好分析。
在Gartner汽車分析師Thilo Koslowski看來,在這個領域福特要領先于它的競爭對手。 「今天所有汽車生產商都在不同程度上利用資料分析來瞭解使用者對其產品的評價。 」他說。 「在這方面我看到福特做得比別人更早,特別是在瞭解客戶的喜好方面。 」
在福特公司,「人們很有緊迫,這會督促人們突破思維定勢。 」 Ginder說,「沒有什麼能像一個危機這樣讓我們認識到分析的重要性。 2007年和2008年公司處於危機時期是一個重大的轉捩點,無論是對公司還是對分析可以發揮作用的認識。 危機之後,新的管理層和新的制度讓我們能夠能以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物。 」
目前,福特在資料分析投資得到最大回報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確定客戶想要什麼,管理車輛的複雜性以及將恰當配置的汽車交付提供合適的轉銷商,以確保在特定地理區域使用者可以買到想要的車。
將合適的汽車交付給合適的轉銷商
幾十年來,像所有的汽車製造商一樣,福特依靠廣泛的市場調研、問卷調查和參加興趣小組來探究人們內心深處對駕駛汽車的偏好。
「但是,這些方法並不總是能給我們一個完整的畫面,因為要進行比較,我們必須對資料進行標準化。 」福特公司預測分析專案負責人Mike Cavaretta介紹,公司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是通過監測社交媒體,來獲取更具體的情報和客戶回函。
「社交媒體的好處是,它表達的是人們內心真實的想法。 而且內容也比較豐富,不只是酷不酷。 」Cavaretta說。
例如,福特公司曾監測社交媒體,以瞭解人們如何看待變更車道是轉向燈閃爍3次這個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知道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情況。 「我們發現,在一些線路的車輛轉向信號燈設置得不夠高,或是根本就設在錯誤的地方。 人們談論轉向燈閃爍的時候其實真正關心的是其他的問題。 」Cavaretta解釋說,福特能夠把這樣的回饋結合到關於有關新產品和新功能的決策中。
為駕駛者提供想要的功能是一方面,而要確保轉銷商有客戶想買的車也同樣關鍵,這絕對是保證公司利潤的關鍵。 「不少顧客走進一家經銷店時就希望當天能開上新車回家,同時,經銷店的車也不能太多。 」福特公司研究科學家Bryan Goodman解釋說,Bryan Goodman負責分析系統用於支援銷售和行銷以及與之相關物料計畫和物流。 「我們必須保證在每個經銷店有合適的車輛,它們使用合適的發動機,具有合適功能配置。 」他說。
資料整合
要做到把合適的車交給合適的轉銷商,福特就必須整合和分析多個資料流程,包括它已經生產並售出的車的相關資料、已經銷售但還在庫存中沒有提走的車的相關資料,以及到訪公司網站搜尋汽車相關配置等資料。 然後,再把這些資料與經濟資料(包括就業率等)相結合來預測整車的銷售情況。 福特公司稱該系統為智慧庫存管理系統或SIMS 。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和應用探索,以獲得理想的結果,但直到最近幾年才有了實質性進展,這要得益于計算能力的大幅提升。 」Goodman說,「在我們的資料中心有2萬個計算內核,這些電腦擁有1.5TB的記憶體。 正是因為我們有了強大的計算資源,才使得我們有能力處理各種類型的資料。 」
實際上,SIMS被公認為是福特實現轉機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也是Mulally全球「一個福特」戰略全面成功的關鍵。
「隨著我們的產品走向全球,我們的採購也來自全球,這意味著我們面臨著新的管理複雜性。 」 Goodman介紹說, 以前如果要在一個市場推出某個功能,我們生產系統必須能配合上,使其可行。 考慮到車頂高度不同、不同的內飾,甚至不同的輪轂等,這樣要提供一個天文數位的組合,基本上是3000乘上3000後的結果,而客戶也因為太多的選擇不堪重負。
「而現在,我們希望把客戶的需求與我們的全球供應鏈進行匹配。 應該說,這是整個行業面臨的一個共同挑戰,一旦實現了其價值是非常大的。 」他說,其中的關鍵是要瞭解客戶的最為核心的喜好,然後對公司的各種車型進行梳理和簡化,而不是建立一個非常廣泛的車型與功能的組合。 最終目的是,保證生產出來的是大多數客戶大多數情況下最希望擁有的車型。
這是SIMS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 借此,汽車組裝廠的時程表和預測準確性能顯著改善,因為有了更好的演算法。 Goodman介紹說,「 2007年,我們能做到這一點,但還需要兩到三個星期,及裝配車間需要20分鐘來獲取結果。 而今天,我們可以在兩分鐘內完成。 」
福特轉銷商也從福特的資料分析中受惠。 福特的約3500家轉銷商每週會收到報告,那些訂閱SIMS推薦的轉銷商回饋說,他們得以以更高的價格銷售汽車,銷售也更快。
大資料分析才上路
不過,福特的分析專家說,他們才剛剛開始觸及一點大資料。 在汽車行業,大資料的下一個應用前沿是車輛本身的資料流程。
「由車輛產生的資料量是巨大的。 」Ginder說,福特的Fusion Energi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油耗108英里/加侖,而它每小時能生成資料25GB 。 福特目前提供三種混合動力汽車。 所有車都配備了嵌入式數據機,客戶可以選擇開啟,從而把車輛相關資料傳回製造商。
「我們會收集客戶的每一次充電資訊。 這樣我們知道他們在哪裡充電,他們開了多遠,其中多少是電動多少是汽油驅動,以及他們是否經常出行。 這些資料會説明定義下一個產品。 」福特車輛電氣化和基礎設施部主任Mike Tinskey說,「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資料中來自車輛的相對較少,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大。 」
即使這樣,這種資料的收集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尤其是當它們與來自社交媒體網站的其他資料相結合的。
「因為這能讓我們更好地瞭解我們的客戶。 」Cavaretta說,「如果我們知道人們如何使用他們的車以及他們如何談論它,再看看它如何與我們的內部業務流程進行結合,就能做很多事情。 比如,一旦實現了集成,我們就可以明確知道哪些地方需要進行改進,哪些地方需要進行發揚光大。 」
福特同樣還會給司機提供一份報告。 「我們正在採集大資料,對它們進行處理,然後為所有相關方提供一份月度報告。 」Tinskey說,客戶每個月都會收到一個連結,這是一個定制的月度報告,其中詳細說明他們的駕駛情況以及車輛本身的性能。
與物聯網結合
Tinskey、Cavaretta等其他福特的分析團隊的專家預計,越來越多的車輛資料將與其他類型的內外部資料通過物聯網相結合。 這可能使客戶未來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整自己的汽車引擎,選擇合適的時間給自己的車充電以獲得更低的電價折扣。
「最酷的是,我們知道這些客戶在哪裡充電和繳費,同時,我們知道各個郵遞區號區域內的發電情況,因為我們有美國所有區域的電力供應資料庫,我們可以與電力繳費資料整合到一起。 」Tinskey解釋說。
「我們現在的初步想法是,當某個區域電力供應到達臨界點,車輛可以回應供電部門的號召不用電。 一種情況是,當電力需求高、供電緊張時,客戶推遲給他們的汽車充電。 此後,供電部分將以更低電價的方式補償他們。 」他說,該方案和現在已經開始實行的家用供暖和製冷的政策類似。 Tinskey解釋說,例如,他家空調是單獨計量,如果它要享受更低電價的話,那就需要同意在當供電部門有需求時,在某些時段關掉或者調低檔位。 」
Tinskey 認為,未來物聯網的普及使得他們可以整合公司內部、外部的資料和車輛資料,從而產生出一些新的服務形式來。
「未來的可能情形是,車輛成為一個移動的感應器平臺,與路上的感應器或路燈相連,來監控交通狀況、天氣狀況和能源使用。 然後,這些資訊可以返回給車輛,來對駕駛者的行為進行流量,指導交通。 其中,從嵌入到周圍環境中的感應器獲取資訊,然後更好地瞭解如何對車輛進行調整,或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才是真正的關鍵。 」他說。
這些很複雜,實現起來有不少難度,但對於福特而言,最起碼已經起步,並且福特已經把自己的未來緊緊地與大資料分析聯繫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