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在海底撈有過就餐經歷的人均對其服務都讚不絕口,服務員細心觀察你的每一個動作,為你送上最貼心服務:眼鏡布、水果等。 等候大廳設有擦鞋、美甲、水果、瓜子等服務。 如果是常客還可能被提供更個人化的驚喜服務。 實際上,互聯網產品早已在提供海底撈式的極致服務。 海底撈是發揮員工主觀能動性依靠個人智慧去預測和溝通使用者需求並提供精細化服務,而互聯網產品則憑藉著技術和產品的創新不斷去預測使用者需求,將體驗做到極致。
亞馬遜: 「一鍵下單」到「預約發貨」
儘管可從模式、戰略、廣告、價格等諸多維度來分析亞馬遜的成功,但在矽谷的觀察者以及貝索斯看來,亞馬遜的成功原因只有一點:將服務做到極致。 研究亞馬遜最經典的論著《一鍵下單-傑夫·貝佐斯與亞馬遜的崛起》詳細闡述這一點:「一鍵下單」是亞馬遜追求細節的經典動作,如果一個使用者曾經有過在亞馬遜購物經歷,那麼此後他流覽的書本頁面將出現「一鍵下單」按鈕,其帳戶、 支付等資訊被提前從資料庫取出,儘管這個看上去十分簡單的設計已成為當今電商標配,但在當時它確實説明亞馬遜提升了「一點點」。
在激烈競爭之中,正是不斷累積的「一點點」的漸進式改變説明亞馬遜最終力壓群雄。 「要想比離你最近的競爭對手的規模大9倍,你實際需要做的就是服務比他好10%。 」1998年,貝佐斯對《華盛頓郵報》說。 之所以亞馬遜可以不斷「一點點」地提升,正是因為它一直在思考使用者最可能需要什麼。
近年電商技術已經十分發達,體驗已經著重下沉到商品品質、物流倉儲、售後服務這些「線下」體驗的時候,亞馬遜率先推出「預測下單」功能。 亞馬遜將根據使用者購物歷史、購物車內容、搜索歷史等資料對其商品偏好進行分析,如果判定消費者很有可能購買某種商品,亞馬遜將會自動發貨將該商品送到距離消費者最近的物流倉庫中,一旦消費者下了訂單, 該商品將會以最快速度送達消費者手中。
瀏覽器:各顯神通解決上網速度問題
瀏覽器仍是訪問互聯網最重要的工具,儘管寬頻普及給上網速度帶來了大幅提升,但使用者依然感覺「不夠快」。 Chrome基於Webkit改裝的chromium瀏覽器引擎通過特別的V8 JS引擎大幅提升本地渲染效率,快速追趕IE成為後來之秀,國產瀏覽器同樣在想方設法實現「更快」的上網。 而不夠快的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1、頻寬資源更加充裕,但更多設備、更多使用者和大流量內容,使頻寬仍是稀缺資源。 在晚高峰等黃金上網時段更明顯:平板、手機、PC、互聯網電視、智慧硬體多款設備上的線上高清視頻、大型線上遊戲、即時同步資料擠佔頻寬資源。
2、網站開發者不再考慮頻寬限制而是肆無忌憚地讓網頁內容變胖。 在撥號上網時代,站長們充分考慮到這樣的限制在技術上充分相容「低頻寬」,現在站長們卻鮮有這方面的考慮,網頁不斷增肥,2012年網頁平均大小已首次超過1MB。
3、使用者的貪婪導致其終極目標是「零等待」,瓶頸的存在影響速度。 將來某天網速再快,網頁訪問過程也會經過5大基本步驟:1、功能變數名稱解析(DNS);2、要求傳送;3、網站處理並回應;4、資料回送;5、瀏覽器渲染,其中每一步或多或少都需要時間,而3和4則很容易成瓶頸。 4由上網者網路環境決定,3則是網站本身決定存取速度,不同網站對請求的回應時間差距非常大。 網站伺服器因素(應用、資料庫、負載均衡、檔、內容、配置)、拓撲結構、伺服器網路環境(包括CDN)以及訪問併發量綜合決定,並不是每一家網站都擁有互聯網巨頭的資源和技術去消除瓶頸。
解決「不夠快」的思路,有幾個代表者。
一個是本地渲染優化,譬如Chrome應用新的瀏覽器引擎,搜狗率先採取Chrome+IE雙核模式在相容性和渲染速度上取得平衡。
二是網站資料壓縮和結構優化,在手機瀏覽器上這個技術應用更廣泛,用流覽體驗換取流量和時間節省。
三是直接對網路頻寬進行加速,中國電信、智慧路由器、迅雷都有頻寬加速服務。
第四個則是搜狗瀏覽器引領,Chrome、IE11等均紛紛嘗試「預取」技術。
預取技術:催生瀏覽器「一鍵下單」效應
IE11和Chrome採取新的協定,站長制定哪些內容預取瀏覽器便遵循。 或者根據「下一頁」這樣的特定標籤預取。 與它們基於「規則」的解決方案不同,搜狗瀏覽器預取更多是「基於大資料的統計」思路——這是搜狗輸入法顛覆紫光、微軟輸入法的核心原因。
搜狗瀏覽器預取技術分為兩部分:預測使用者下一步需求,提前獲取網頁到本地,使用者點選連結便可馬上渲染展示。 使用者需求的預測主要通過三個緯度:通過雲端大資料採礦全網最熱網頁集合;根據使用者輸入、流覽和搜索歷史分析使用者特徵進而分析其在特定時刻更可能點擊的連結;通過捕捉追蹤使用者流覽動作,例如滑鼠懸停,滑鼠移動, 從人機交互行為學上去預測使用者的滑鼠動作。
搜狗公開資料顯示使用者行為預測準確率高達90%,平均可以提升1倍左右的網頁流覽速度,節省50%的等待時間,特別是在流覽諸如新聞、論壇等、電商目錄清單頁等內容型網頁時,效果更好。 預取基於的預取目標是「整個互聯網」,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國網路條件下,搜狗在這方面是將Google和IE這兩個瀏覽器大鱷甩在後面的。 小米路由器為了提升使用者上網速度,便在MiWiFi OS中接入了搜狗預取引擎。
除了在瀏覽器中廣泛應用之外,未來預取技術還可被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內容推薦系統:預取技術目前是通過觀察行為然後推測使用者的下一步行動並進行準備,未來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則可以將分析結果直接放到表面,引導使用者的下一次行為,進行內容推薦。
2、極速搜尋引擎:搜尋引擎已經十分快了,但它還可以更快,在你尚未搜索或者剛觸發搜索時便已經有結果出現在你面前了。 在你還在組織下一個搜索的請求語句,搜索建議已呈現出來;在你鍵入第一個字元,搜尋引擎便已開始呈現結果;在你鍵入一個搜索請求時,搜尋結果便呈現在你面前了,與此同時,結果翻頁、相關搜索的結果頁面還會被提前載入。
3、電商預約發貨:亞馬遜擁有「預測發貨」一樣,但中國大部分電商平臺並沒有這樣的技術能力,未來預取技術很可能會向垂直領域發展,譬如電商預約發貨技術。
4、線下實體服務:隨著物聯網的發達,在iBeacons、NFC、地理圍欄等感應技術支援下,互聯網可以收集使用者的線下場景資料,並預測其線下行為,譬如出行、購物、飲食等。 商場超市、遊覽場所、旅遊景點、交通物流這些領域都可以在預測的基礎上進行「預取」,進行前置資源規劃、配置和準備。
最後回到瀏覽器預取技術,在瀏覽器玩家眾多又很難在功能上差異化時,誰能不斷將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誰能使用者上網速度帶來哪怕0.1%的提升,誰就有機會脫穎而出,形成亞馬遜的「一鍵下單」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