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將大資料作為科技產業競爭戰略制高點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謀局中國大資料

中國應抓住機遇,整合國家戰略,創新型商業模式,將大資料作為新一輪科技競爭和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文/《瞭望》新聞週刊記者韓遠飛

當國內的淘寶、京東和蘇甯易購還在雙十一的促銷中酣戰不休之時,電商的鼻祖亞馬遜卻選擇了一條簡潔而酣暢的道路:在頁面上掛起針對每個消費者量身定做的商品推薦。 它相信,相對於鋪天蓋地卻又漫無目的的商品促銷,利用大資料技術作出的貼心的推薦無疑是更為有利和持久的生財之道。

這並不僅僅是一個公司的行為。 2012年3月29日,奧巴馬在白宮網站發佈了《大資料研究和發展倡議》,政府承諾將新提供超過2億美元的資金髮展大資料技術。

從消費習慣的記錄推斷出最為精准的商品資訊推薦,亞馬遜利用自己龐大的資料庫和對於大資料的敏銳觸覺走在了前列。 國內,習慣于傳統商業模式的電商和IT公司也已經注意到有關大資料的趨勢,紛紛開始佈局。

大資料推動資訊產業創新

大資料是指一般的軟體工具難以捕捉、管理和分析的大容量資料,一般以「太位元組」為單位,大資料之「大」,並不僅僅在於「容量之大」,更大的意義在於:通過對海量資料的交換、整合和分析,發現新的知識,創造新的價值,帶來「大知識」、「 大科技」、「大利潤」和「大發展」。 資訊管理專家塗子沛在其專著中如是定義大資料。

根據IDC(國際資料公司)的監測統計, 2011年全球資料總量已經達到1.8ZB(1ZB等於1萬億GB,1.8ZB也就相當於18億個1TB移動硬碟的存儲量),而這個數值還在以每兩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總共擁有35ZB的資料量,增長近20倍。

美國社會思想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如果說IBM的主機拉開了資訊化革命的大幕,那麼大資料才是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 」大資料將為資訊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面對爆發式增長的海量資料,基於傳統架構的資訊系統已難以應對,同時傳統商業智慧系統和資料分析軟體,面對以視頻、圖片、文字等非結構化資料為主的大資料時,也缺少有效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資訊系統普遍面臨升級換代的迫切需求,為資訊產業帶來新的、更為廣闊的增長點。

開源分析機構Wikibon預計,2012年全球大資料企業營收為50億美元,未來5年的市場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58%,到2017年將達到500億美元。 IDC則預測大資料技術與服務市場將從2010年的32億美元攀升至2015年的169億美元。 儘管所預測的產業規模存在差別,但所給出的高增速說明兩家機構對大資料的發展前景都充滿信心。 從實際看,作為第一家專注于大資料領域的上市企業,Splunk憑藉大資料監測和分析業務,營業收入連續4年實現80%以上的高速增長。

賽迪智庫權威專家表示,大資料將加速資訊技術產品的創新融合發展。 面向大資料超市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新業態正在不斷湧現。 大資料面臨著有效存儲、即時分析等挑戰,必將對晶片、存儲產業產生重要影響,推動一體化資料存儲處理伺服器、記憶體計算等產品的升級創新。 對資料快速處理和分析的需求,將推動商業智慧、資料採礦等軟體在企業級的資訊系統中得到融合應用,成為業務創新的重要手段。 同時,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資料產生速度加快、規模加大,迫切需要運用大資料手段進行分析處理,提煉其中的有效資訊。 大資料應用也給雲計算帶來落地的途徑,使得基於雲計算的業務創新和服務創新成為現實。 而以以上領域為切入點,大資料將推動整個資訊產業的創新發展。

大資料將改變經濟社會管理面貌

大資料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產,已經不同程度地滲透到每個行業領域和部門,其深度應用不僅有助於企業經營活動,還有利於推動國民經濟發展。 麥肯錫研究表明,在醫療、零售和製造業,大資料可以每年提高勞動生產率0.5~1個百分點。

賽迪智庫權威專家表示,宏觀層面,大資料使經濟決策部門可以更敏銳地把握經濟走向,制定並實施科學的經濟政策。 微觀方面,大資料可以提高企業經營決策水準和效率,推動創新,給企業、行業領域帶來價值:

一是增加收入。 零售商可通過對海量資料的即時分析掌握市場動態並迅速作出應對,通過精准行銷增加營業收入;二是提高效率。 在製造業,通過整合來自研發、工程和製造部門的資料以便實行並行工程,可以顯著縮短產品上市時間並提高品質;在市場和行銷方面,大資料能夠説明消費者在更合理的價格範圍內找到更合適的產品來滿足自身的需求,提高附加值。 三是推動創新。 企業可從產品開發、生產和銷售的歷史大資料中找到創新的源泉,從客戶和消費者的大資料中尋找新的合作夥伴,以及從售後回饋大資料發現額外的增值服務,從而改善現有產品和服務,創新業務模式。

大資料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資訊技術,對於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應急能力、優化公共事業服務,提高社會管理水準的作用正在日益凸顯。 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在國防、反恐、安全等領域應用大資料技術,能夠對來自于多種管道的資訊快速進行自動分類、整理、分析和回饋,有效解決情報、監視和偵察系統不足等問題,提高國家安全保障能力。

(責任編輯:蒙遺善)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