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電信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公共雲服務發展調查報告(2012)》,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國公共雲服務市場總體增長較快,增長率達到73%,但市場規模仍舊較小。 該報告中預測,2013年,我國公共雲服務市場規模可達到63億元。 但這一資料在Gartner報告的全球公共雲服務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中國的市場尚未形成,但是也意味著這片藍海蘊藏著更大的寶藏,因為我國公共雲服務的整體認知已經逐漸形成。 根據目前的一些市場動態來看,2013年對於中國雲計算市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由於雲計算最初成型于國外,國際上一些知名IT廠商都構建了自己的雲服務體系,這些企業也在不斷入侵中國市場,無疑會推動中國雲計算的發展,但也對國內的雲計算企業造成了衝擊。 國內企業使用者對於國際雲服務企業的期待程度較高,約90%的使用者表示如果國外大型雲服務企業進入中國,如亞馬遜、Rackspace等,會視情況選擇國外雲服務企業的服務。
微軟Windows Azure多番磨難終於於今年五月份落戶中國,從在中國開始佈局到正式落地,微軟大概用了18個月的時間。 而這一次,並非將資料中心建設在海外,而是真正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建立,同時為災難備份做好準備。 不管Azure帶來的是更多的選擇還是更好的選擇,還是會席捲市場,又或者水土不服,它到來的最大意義在於推開了中國雲計算開放競爭的大門。
此外今年亞馬遜雲存儲業務在河北廊坊低調興建資料中心,其個人雲存儲業務CloudDriver在中國悄然上線...... 早些時候就有業內人士預言,如果亞馬遜這樣的雲廠商進入中國雲市場,憑藉資本與技術優勢,這樣的寡頭勢必對本土雲服務商造成致命威脅。 當然這一點對於微軟的雲計算同樣適用。
不過有意思的是,上周,雲計算領域的兩個最大的競爭對手「放下武器」,擁抱對方,微軟宣佈決定在Windows Azure上運行甲骨文應用,包括甲骨文的資料庫、中介軟體WebLogic Server以及JAVA, 現在都可以在Windows伺服器上跑起來,在Windows Azure上和微軟的應用連接在一起運作。 對於中國使用者而言,這種合作提供了更多的額選擇,解決了微軟本身的可擴充性、性能以及較高的TCO的問題。
微軟和甲骨文就雲策略合作(圖片來源:百度)
此外,甲骨文也宣佈自己的分散式開源作業系統Oracle Linux對Azure使用者也開放。 來自新興競爭對手的強大市場壓力迫使這對老冤家決定成為合作夥伴,但是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目前這兩家的企業在價格和性能上還是存在競爭關係。
通過在Azure上支援Oracle Linux和JAVA軟體,微軟的Windows平臺競爭力顯著提升,雖說還是不管不顧底層軟體,但是還在使用者使用其雲服務上得到了不少利益。 同甲骨文的這種合作夥伴關係,讓微軟Hyper-V針對VMware的vSphere平臺的競爭力顯著提升,以前使用者想要虛擬化甲骨文的產品,只能在VMware產品上實現,而現在微軟也可以實現, 甲骨文強大的使用者群體給微軟打了一劑強心劑。
另一則消息則是甲骨文宣佈了同客戶關係管理專家Salesforce.com之間九年的合作夥伴關係,整合兩家企業的雲,同時同軟體即服務提供者Netsuite結盟,為中型企業提供雲服務。
雖說國際雲服務企業入主中國市場會給企業用於帶來更多的選擇,但是使用者仍舊存在一些擔憂。 主要在於國際雲服務的網路品質、雲服務的安全性以及服務穩定性問題。 但是由於市場原因,目前使用者對於雲服務的忠誠度尚未建立,國內雲服務商在面對外來企業壓力時,仍需進一步提升自身服務水準和競爭力。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