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概念」的雲計算,這兩年終於開始步入應用的轉型期。 事實上,自Google提出概念後,雲計算已經在IT巨頭公司開發和使用。 在中國,行業巨頭也紛紛部署了雲計算技術的應用和服務。 但在雲計算的應用細分和產業鏈整合、中小企業應用上還屬於試水階段,只有少數幾家勇於創新的公司在做行業先頭兵。
2010年被稱為「中國的雲計算落地之年」,而2011年雲計算的各個行業各種應用已經嶄露頭角。 各種嶄新的雲計算應用概念也被提出來,比如智慧城市、虛擬化、公共雲、私有雲,雲存儲,但大多數都偏向基礎架構方向。 針對中小企業的切實應用少之又少,即便是有,也是「缺胳膊少腿」,沒有一整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在國內,八百客的800APP成為全球首個中文PaaS(平臺即服務),使用者不需程式設計即可迅速部署符合自身需求的CRM、OA、HR、進銷存管理系統等應用,並可以立即線上運行。 相比較其他雲計算服務而言,800APP提供了企業應用一步到位的解決方案。
雲計算的優勢之一,就是低成本,這將是雲計算在中國發展的一個大契機。 在中國,有4200萬之多的中小企業有很大部分希望以低成本使用資訊化服務。 傳統的IT服務方式無論是硬體基礎搭建、軟體後期開發、維護管理都需要很大的時間和資金投入,雲計算則可以完全摒棄這些缺點。 硬體上,可以說是為零,一切應用放入雲端處理,只要能聯網即可。 軟體應用開發上,前期底層開發工作已經由雲計算廠商完成,使用者只需要定制自己的流程、邏輯等即可使用,還可以跟隨雲端調整應用,再也不用擔心軟件生命週期過短而進行的後續投入過高問題。 八百客基於SaaS模式的CRM就體現了這一點,按月付費的形式,整個應用構建成本也極低,極大地減少了投入,提高了資金利用率。
以往的企業應用前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溝通企業業務需求,再根據實際需求增加應用支援硬體設備,開發或定制所需模組,甚至還需要專崗的人員維護及培訓。 整個過程十分繁雜,讓許多國內中小企業望而卻步。 而雲計算就完全沒有這些問題,應用可以完全自己定制,經過簡單培訓後,就可以在不懂程式設計、不懂資料庫的情況自主定制應用及模組,並且可以在後續使用中隨時調整、增加應用,整個過程高效易行。
雲計算漂洋過海,或許是我們的一個選擇,不少人將目光投向海外的雲計算,比如Salesforce。 但雲計算企業應用一個很大的方向就是從技術向服務轉型,使用者買的不是技術,也根本不關心技術有多新多高端,只看重資訊化服務到底能給自身帶來多少便利和效益,所以,國外的一些管理理念、服務方式到了中國水土不服。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Salesforce雖然有不少代理公司在國內,但是提供服務的伺服器始終在大洋彼岸,存取速度同比國內伺服器要慢得多,一遇到網路堵塞情況更可想而知,而所有的資訊延遲訪問, 對企業的損失就不單單會體現在使用者體驗上這麼簡單了。 相反,本土企業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對中國國情非常瞭解,在部署、培訓、維護上溝通要順暢得多。 這也是為什麼國內首家企業級雲計算廠商八百客能迅速的積累19600多企業使用者並且客戶滿意度99.9%的一個重要原因。
(責任編輯: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