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計算市場如火如荼成長的當下,對於雲產業理性的思考變得尤為重要。
春意盎然。 在國家政策大力推進以及社會資源積極投入下,中國的雲計算春天已經來到。
據賽迪顧問3月份最新發佈的資料顯示,2012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606.78億元。 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國的雲計算領域的產業鏈規模預計可達7500億~10000億元。
面對如此火熱的雲計算市場,如何更好地發展雲計算事業,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
雲生態系統初顯
近些年,雲計算不僅成為了主要發達國家重點關注的領域,更是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重要的戰略專案。 國際資料公司的資料顯示,僅2010年一年,俄羅斯用於資料中心服務的開支就超過了1.6億美元。 而截至2015年,雲計算將為印度直接提供210萬個新增工作機會。
處在雲計算發展大潮之中,我國的雲計算戰略也在穩步推進。 目前我國已有二十余個地方相繼出臺了雲計算產業發展規劃、行動計畫,鼓勵建設示範試點工程,制定了土地、稅收、資金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各地政府通過政企聯合、官產學研一體化運作,積極推進本地區IDC、災備中心等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新一代雲計算基礎設施的主要推動者。 賽迪顧問總裁李峻表示,中國雲計算產業在2011年的總體產業規模,已經超過了164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層占了接近40.6%的比重,應用服務層則是17%。
賽迪顧問調查研究了國內現有雲計算的應用試點城市,其中推出的首批試點城市得到了國家雲計算專項資金的支援和應用示範,中國雲計算示範驅動模式已經從傳統政策驅動逐步過渡到政策驅動與應用驅動並重的模式。 除了發展雲計算的一些重點大城市,越來越多的省區城市,以及地方政府也開始投入到發展雲計算的浪潮中。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推動雲計算事業的同時,各大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商、互聯網服務商、軟體發展商陸續推出了基於雲計算技術的產品及服務。 作為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核心,雲計算技術及產業發展對於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推進兩化融合具有重要的戰略作用。
在談到雲計算產業的空間佈局問題時,李峻說:「中國雲計算產業已經分佈到了全國的絕大多數區域。 雲計算產業正在逐步向低運營成本的地區比如內蒙古、新疆轉移。 」
在雲計算應用模式大發展的背景下,硬體、軟體、集成、運營、內容服務等領域的主要廠商紛紛借勢轉型發展,基於已有的產品及技術優勢,推出雲計算服務及解決方案,這使得雲計算產業鏈得以構建,以基礎設施服務商、平臺服務商、 應用軟體服務商、雲終端設備供應商、雲內容提供者、雲系統集成商為主要角色的雲計算生態系統正在加速形成。
浪潮集團副總裁袁誼生認為,雲計算給資訊化建設和應用模式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使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公正地獲取和使用。 資源管理需要自主可控,安全可靠,雲計算將促進社會化分工的進一步細化。
理性避免雲計算狂熱
雲計算不僅僅是發展的大勢,更是一個聚寶盆,各方都希望進入這個盆中賺個盆滿缽滿。 在雲計算戰場上,國外的Google、亞馬遜,國內的華為、中興、百度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2011年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聯合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等三部委撥款15億元,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雲計算示範工程專項資金,重點推動國內雲計算產業發展、扶持雲計算領軍企業。 阿裡巴巴、騰訊、華東電腦(600850,股吧)在內的多家企業入圍首批重點扶持企業。
除企業外,政府對於雲計算的熱情也有增無減。 2010年10月,工信部與發改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範工作的通知》,將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五個城市作為先行試點示範城市。 目前,雲計算專案在地方呈放射狀擴散開來,北京有「祥雲計畫」、上海有「雲海計畫」、 廣州有「天雲計畫」、重慶有「雲端計畫」、寧波有「星雲計畫」。
一個對各方而言的利好消息是,雲計算市場的增長趨勢不會短期之內消失,這是一個成長中的巨大市場。
Gartner2009~2011年全球十大戰略技術分析報告稱,到2012年全球財富1000強企業中80%會通過不同方式使用雲計算服務,20%的企業將不再擁有任何IT硬體資產。 賽迪顧問副總裁孫會峰表示,經過2011年的快速發展,2012年將會有更多更好的雲計算應用服務于社會各個方面。
在政府與企業大力投資雲計算產業的同時,我國雲計算發展的隱憂也逐漸凸顯。 雲計算作為一個新興應用,在發展初期,使用者對其技術成熟度、系統安全性、方案有效性、建設成本等方面存在較大顧慮,因此早期的案例中多以小範圍試用為主。 應用雲計算技術解決單一、非核心業務問題時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也沒有形成規模化應用。
為了理性推動我國雲計算應用的發展,賽迪顧問認為政府與企業在發展雲計算應用時應該著重從以下幾點進行推進:首先要關注重點專案的商業模式、標杆作用與帶動性;其次要跟進首批國家級應用示範專案示範內容 ;再次應該聚焦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共性需求;然後要構建以示範應用加快產業集聚的生態鏈;最後應規避應用示範工程建設投資過熱中的風險。
平臺更具優勢
目前,很多地方在發展雲計算的計畫中都提到要建設雲計算示範平臺或者公共服務平臺。 在五城市先行開展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的內容中就涵蓋了平臺搭建,這無疑為地方發展雲計算提供了政策支援。 孫會峰表示,地方政府建設的雲計算平臺與公共服務平臺屬於雲計算應用。 地方政府通過雲計算的技術手段可以帶動本地產業的哺育、企業的聚集、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賽迪顧問認為,圍繞雲平臺建設、運維、服務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平臺的掌控者將成為未來競爭的優勝者。 隨著雲計算應用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行業希望通過雲計算平臺的搭建整合現有資訊化應用系統,建設高效、動態、彈性的「靈動型」一體化雲平臺,滿足業務快速發展需要。 而傳統軟硬體或資訊服務企業,為了確立未來的競爭優勢,也紛紛加快從提供產品,提供解決方案,向構建雲平臺、運維雲平臺以及提供雲服務等方向轉型。
中國電腦行業協會雲計算專業委員會發起成立的「中國雲計算基地(中心)聯盟」,彙聚了國內主要的雲計算基地園區、雲計算企業、研究機構和使用者資源,通過聯盟來重點推動我國雲計算產業政策規劃制定、產業資源集聚、 雲計算中心建設以及應用示範專案落地等,正在成為推動我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賽迪顧問認為,當前政府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快推動雲計算發展:首先要通過試點建設,引導推動國內各級政府、企業針對公共事業、行業、個人與家庭等不同使用者需求,積極探索各類雲計算服務模式;其次是設立科技重大專項,產學研用聯合, 加強雲計算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而後要加強雲計算技術標準、服務標準和有關安全管理規範的研究制定,加強相關智慧財產權管理,提升我國在雲計算領域的話語權;最後是加快制定國家雲計算產業發展統籌佈局,協調「官產學研」各方資源, 形成發展合力。
雲計算產業的發展需要有效整合「官產學研用」的各方資源,形成發展合力,推動政策與試點、技術與標準、研究與應用、基地與企業的無縫銜接和良性互動。 在這裡面行業組織和專業聯盟在這一過程中正在發揮重要作用。
憑藉多方合力,我國雲計算事業的拓展良機在這個春天來臨。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