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全球副總裁王天揚
隨著近日總投資120億元的中國電信(微博)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0943.html">呼和浩特IDC專案的落地, 三大運營商紛紛公佈了未來三到五年投資百億元以上的IDC專案,運營商雲計算戰略佈局似乎開始正式進入實施的高峰期。
如今,在雲計算應用高峰期到來之際,企業如何抓住作為一種新商業模式和發展機會的雲計算? 如何挖掘更高品質、更優性價比的雲計算服務? 企業選擇雲計算服務有哪些策略? 在應用雲計算的過程中企業還會遇到哪些問題與疑慮? 為此《中國經濟和資訊化》記者金燁採訪了SAP按需隨選解決方案及雲服務全球副總裁王天揚。
CEI:企業在向雲計算遷移過程中最關注的是什麼?
王天揚:我認為首先是企業對雲計算技術、概念的接受程度。 人們會認為軟體只有裝在自己這邊,看得到、摸得著才安全。 當把應用放在雲上面的時候,人們第一個就會考慮安全性的問題。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隱私的保障。 包括怎樣保障資料,應用不被別人看到、不被別人獲取。 第三點是性能問題。 我的應用裝在本地和裝在一個雲計算中心相比較,性能上到底能不能滿足。 安全、隱私和性能,這些肯定是一個企業選擇雲計算時所關注的三點。
CEI:除了上述三點,企業還會比較關注成本問題,那麼廠商應該如何提高雲服務的性價比?
王天揚:雲計算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像水和電,使用者不需要去產煤發電,也不需要造電廠,就可以用水用電。 有了雲計算只要付了錢,開一個帳號密碼,有一個連結就可以使用這個軟體。 這個軟體是按月來付費的,這就意味著當使用者覺得這個軟體不合適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停掉服務,這跟軟體行業之前的銷售模式完全不一樣。 當企業有了雲計算之後,你要做的只是開通帳號。 這對企業來說,一個是一次性投入成本,而另一個是分開的成本。 當達到一定量的時候,整個分攤會相當低,這樣從直接成本來看的話,雲計算相對於今天的軟體也是優惠的,因此很多企業很喜歡這個模式。
CEI:有人說,雲計算可能並不是技術本身的進步,而是技術進步帶來的一個服務模式的變革,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王天揚:雲計算一定會帶來一個嶄新的服務模式,這對於軟體行業的開發、銷售和使用會帶來是革命性的變化。 以前大家都習慣于去買一個軟體或者盜版一個軟體。 在雲計算的環境下面,你會發現買的是服務,你不需要去安裝軟體,只需要開通服務。 這是對於使用習慣來說的一個巨大變化。 另一方面我們通過最新的技術把成本降下來,讓每一個人可以用得起這個軟體,這對使用者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我相信雲計算對於中國來說一定能夠很快推動資訊化的發展,對於全球來說,也有很好的推動力。
CEI:雲計算是否更適合做企業裡面事務性的工作?
王天揚:我會這樣來建議,像關鍵流程,特別是跟控制系統結合在一起的這些企業,千萬不要用雲計算做生產系統的管理。 因為那個要求太高,大家都知道航太航空的製造,它的數控車床如果用雲計算,雖然可以保證99.999%安全,但是只要出現0.001%有故障都會有問題,對於這種情況,我們不建議使用雲計算。 但是對於此外的絕大部分企業,都可以來使用雲計算。
CEI:企業在部署雲計算的時候應該選擇哪種模式?
王天揚:SAP一直主張雲的部署是混合模式,不可能一個企業全部在雲上,也不可能全都是本地部署。 使用者很少把生產系統,也就是正在運行的跟業務相關的系統放在雲上。 但是往往會把開發系統、測試系統放在雲上。 因為大家都知道開發和測試不是每天都需要進行的,這樣就可以帶來30%~40%成本的節約。 SAP第一是強調企業的混合部署,第二是在部署的產品線上,覆蓋了所有的產品。 今天SAP有本地部署的產品,又有雲的產品,也有本地的產品改成雲化,所以是一個全面的覆蓋。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