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看上去很美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近兩年,雲計算成為資訊產業中的熱門詞彙。 人們熱衷於對「雲中漫步」的憧憬,寄望著未來的計算能力能如同今天的水、電一樣隨需而用。 但雲計算的前景真的是一片光明嗎? 在一時無兩的風頭背後,是不是也有著暗自垂傷的難言之隱? 科技日報記者為此專門採訪了英國雷丁大學資訊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唐銀山先生。

雲計算是商業界引導的創新

雲計算作為一種新型的網路應用模式,雖然其概念提出已有幾年,但在商業運作方面卻一直沒有突破式進展,直到2010年上半年美國亞馬遜公司彈性計算雲的成功,才使得雲計算的未來初現光明。 而微軟、IBM、凱捷(Capgemini)等國際知名公司的大力推動,則使得近來其風頭一時無兩。

唐銀山博士指出,有不少人認為雲計算是互聯網技術的又一次革命,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雲計算只是網格計算技術(Grid Computing)和運用服務提供者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sion,簡稱ASP)之間商業運行模式的融合。 它是商業界的一次創新,就如ERP(企業資源決策系統)一樣,是資訊技術發展傳承的一個自然環節,而非飛躍。 在技術層面和理論層面上,其遠遠無法和資料庫這樣的技術創新相提並論。

而正因為其始于商業概念而非技術創新,雲計算有著或多或少的先天性不足。 它雖有著超大規模、高通用性、高可擴充性等特點,可以使資源得到更靈活的配置,降低成本,但經營模式、安全性等一系列無法回避的問題,使得雲計算的發展前景並非完全是一片光明。

英國雷丁大學資訊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銀山博士

摸著石頭過河的經營模式

唐博士指出,雲計算雖是始于商業界的概念炒作,但其至今卻沒有一個完備的商業運營模式。 至今,雲計算服務的成功範例並不多。 作為典範的美國亞馬遜公司,其雲計算服務的涉及面也很小。 由於前期投入很大,因此現在的雲計算服務提供者,目前基本上都是在賠錢賺吆喝。

現階段雲計算服務的客戶,基本上是財力雄厚,規模超大的國際大公司,中小型公司和個人尚無法享用雲計算服務。 而單純依靠大公司,雲計算服務的「錢景」不會很樂觀。 「錢景」不樂觀,前景自然也不妙。 因此,對於雲計算服務提供者來說,當務之急是尋找到合適的經營模式。

唐博士稱,雲計算服務如果能像銀行通過使用儲戶資金進行資本運作來獲取盈利一樣,使用客戶的「雲」中資料進行營利,將是一個理想的運營模式。 但目前,使用者儲于「雲」上資料的法律定位尚不明確,其使用許可權的分配歸屬等問題都無法解決。 一系列問題導致目前所有的經營模式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是否合理,能否成功,皆難定論。

不可回避的安全性問題

一談到雲計算,安全性問題無法回避,實際上這也是目前雲計算推廣應用過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難題。 雖然目前雲計算服務提供者都在竭力淡化或避免此一話題,但作為消費者,這卻是他們取之棄之的關鍵。

唐銀山博士指出,雲計算的安全問題主要是指「雲」端資料的使用安全。 作為使用者,當然希望更多的資料放在「雲」上,這樣他們耗費的資源會更少,得到的便利會更多;但越多的資料存于「雲」中,就意味著有越多的資料被濫用的可能,這種兩難在沒有法律保護的情況下讓很多使用者遲疑不決。

唐博士強調,關於雲計算的安全問題,人們存在這樣的誤區,即放在「雲」上的東西容易丟。 實際上,在排除服務提供者的誠信出問題的前提下,從雲計算的整體技術架構來看,其安全性即使不比其他網路系統好,但也絕不比它們差。 除了中央資料伺服器外,使用者資料存儲在哪片「雲」上,無人知曉,因此增加了盜取難度。 而如駭客竊取資料事件,則不應在雲計算安全問題的考慮範圍之內——高明的駭客想要偷走的東西,存在哪裡都不會安全。

必須面對的消費者心理模式影響

人們對雲計算服務的猶疑,除安全疑慮等原因外,消費者心理模式的影響也是重要因素。

唐博士指出,面對一個新事物,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懷疑。 懷疑—認知—接受(或不接受),這是所有新事物出現後必然面對的過程。 就拿買車還是租車來說,從節約資源並效益最大化的原則來看,人們租用車輛是最合適的,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購買車輛而非租用,這是一種普遍的消費心理——東西由自己掌握最保險,東西在自己手裡最方便。 許多人認為,將資料系統服務交予未知的協力廠商(即「雲」),即使網速再高,也遠不比使用自己面前的系統來得方便快捷。 因此,對於中小客戶及個人消費者來說,雲計算的吸引力自然會有所折扣。

談到雲計算的未來,唐銀山博士表示,作為一種方興的網路技術應用,雲計算有很多吸引人之處,但如不解決經濟模式的問題,也無標準、法律等方面做保證,雲計算的未來之路將會越走越窄,也許未來網路世界的天空,將會「萬里無雲」。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