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公佈的資料表明,雖然科技股票可能「崩潰」,但今年科技支出將增長3%至3.6萬億美元。 今年各組織在雲計算方面的支出有望超過1090億美元,比去年增長20%。 2012年是雲計算起飛的一年,而Gartner預計到2016年雲服務的所有支出將達到2070億美元,幾乎是今年支出的兩倍。
國內移動支付正在以難以想像的速度飛快發展,市場蘊含著無限商機。 根據易觀國際發佈的《中國協力廠商支付市場趨勢預測》報告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移動支付全年交易額規模達到742億元,使用者數達到1.87億。 並且,該報告預計,未來3年移動支付市場將持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到2014年,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3850億元,使用者規模將達到3.87億。
市場嗅覺敏銳的移動運營商、銀行機構及協力廠商支付公司等廠商紛紛「插足」該市場,欲搶奪移動支付行業這一誘人的「大蛋糕」。 目前在國內,三大運營商已經各自成立了獨立的支付公司。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使用者的激增,手機已日益成為主要的電子支付手段之一,這也為運營商介入支付市場提供了客觀的有利條件。 在業務上,中移動與浦發銀行聯合發佈了近場支付聯名卡等4款產品;中聯通獲得央行的支付牌照,實現了由「聯通沃易付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向「聯通支付有限公司」的轉變;而中電信則與中國銀聯牽手「翼支付」。
6月底,央行頒佈了95張准入牌照,協力廠商支付企業隊伍日益發展壯大起來,除了已經發佈的近200張牌照外,仍有大批的企業提交了牌照申請。 協力廠商支付已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購物、旅遊、遊戲各項繳費、保險、物流等領域都風聲水起蓬勃發展。 規模日趨龐大的同時,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協力廠商支付市場暗流湧動。 PayPal推出新技術支援使用者在實體店完成支付,廣電也寄希望于電視支付來占得一席之地。 儘管移動支付市場硝煙彌漫,但其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要求運營商、銀行、協力廠商支付等相關企業展開多元化合作與溝通,在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中共建有序、協調的支付市場秩序。
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指出,電視產業正從娛樂終端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終端轉變,電視支付平臺獲得認可之後,打通了困擾多年的支付環節,加速了電視平臺購物行業的發展。 電視支付系統也將是繼網路銀行、手機銀行後最具潛力的支付平臺,而且數位電視只是電視支付的終端之一,網路電視、手機電視、衛星電視等領域也將逐步納入其中,產業規模將達數百億元。
電視支付是需要技術保證的,否則消費者的資金將處於危險之中。 但是就目前的技術而言,還不能有效保障電視支付的便捷、安全,技術上還有待完善。 有業內人士透露,使用者通過電視機的遙控器便可完成各類付費,但是短期來看普遍實現的可能性不大。 雖然有彩電企業自2009年起就開始與銀視通合作研發支付系統,但是介於操作、安全等問題,電視支付業務仍須軟硬體廠商與政策的共同推動解決。
業內獨立分析評論人魯振旺表示,現在電視購物做不起來,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支付,假如聯通了電視購物體系和電視支付體系,效果就會好很多。 他稱,如果電視支付建立,那麼打造電視購物、付費影視點播等基於電視的互聯網電子商務體系都會得到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