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說紛「雲」:看雲計算在存儲領域的異軍突起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搜索巨擎Google憑藉其雲計算技術理念走在了大型資料中心架構配置的前沿。 Sun公司的首席技術官Greg Papadopoulos曾經將雲計算比作為一種名為"紅移(Red Shift)"的天體光譜現象,而Sun公司也正是目前市場中唯一一家提供基於雲計算理念的系統架構解決方案的廠商。

天文學家常常用多普勒效應 (Doppler effect)或者紅移現象來定義宇宙的擴張。 在天文學裡,一個天體的光譜向紅色波長移動則稱為紅移,紅移天體意味著它正在快速遠離地球。 Greg Papadopoulos用紅移來形容IT行業中出現的消費紊亂現象,紅移現象在IT業遠比其它行業中的多,消費者的需求正以指數級增長。

例如,Google和Amazon就是典型的紅移公司,他們需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其IT性能、存儲容量和網路功能性,Papadopoulos稱這是以指數級不斷增長的。 據估算,Google現在擁有的伺服器數量已經超過了50萬台,Amazon和微軟在全球各地建立了很多大型資料中心滿足自身對伺服器、存儲、網路以及每週七天全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需求。

但是Google卻不需要SAN,它沒有配置全球NAS架構,取而代之的是上千個配置了廉價DAS的Linux伺服器設備,並將資訊內容存儲到自己的Google File System(GFS)中。 這樣,存儲智慧化就有效地從陣列控制器轉移到檔案系統中了。

海量資料的爆發使這些紅移公司不得不放棄目前已有的存儲架構。 Google、Amazon、雅虎和微軟需要繼續擴充其容量和存儲訪問性能,滿足未來使用者的潛在需求。 傳統的SAN和NAS存儲架構已經不能滿足多PB容量級資料和應用的需求了,這些高容量資料和應用需要捕獲持續接收到的資料流程、提供低於5秒鐘的讀取回應時間、以及確保存儲的安全性。

目前企業級SAN存放裝置的每GB成本約為20美元。 相比之下,這種雲計算存放裝置每GB的成本僅為1美元。 如果以這樣的成本水準你是買不來EMC的Symmetrix或者Clariion陣列、IBM DS8000、DS4000和。 NetApp陣列等這樣的產品,所以你只能購買廉價的磁片,在廉價德伺服器上使用廉價的或者開源的軟體將這些磁片組裝在一起。

SAN、NAS的對立面

雲計算是與傳統的SAN和NAS的對立面。 好消息是,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企業機構計畫創建雲計算架構來滿足規模拓展的需求。 而對於SAN和NAS存儲廠商來說的一個壞消息就是,有太多的廠商已經開始將他們的使用者遷移到使用SaaS服務的Google和Amazon雲計算平臺上。

例如:

-Google推出了主機office應用

-Amazon推出了SimpleDB、S3(Simple Storage Service)存儲服務和Elastic Compute Cloud (EC2)服務

雲計算是幻想還是現實?

Google、Amazon、雅虎和微軟針對相互聯繫的多資料中心推出的面向網路服務反映了當前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出於競爭優勢的目的,這些廠商推出的這種元資料中心架構的細節情況對外都是保密的。 目前廠商已經將其作為網路提供服務提供給廣大終端使用者(例如YouTube、MySpace和Facebook)和企業業務(Google EC2和Amazon SimpleDB)。

雲計算並不依賴于特定的資料中心架構,但是可以將雲計算看作是網格和效用計算理念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 多PB級的雲計算存儲可以將每GB存儲成本優勢繼續擴大,逐漸取代傳統的基於控制器的陣列存儲。

現在有一種普遍的看法就是集群NAS系統將會成為通用的雲存儲架構; Google特有的Google集群伺服器和DAS架構可以滿足Google的搜索需求。 集群NAS系統更具有普遍應用性,需要為檔提供較大的全球命名空間,為組織排列成千上萬萬個檔、檔案保護和檔訪問提供合理的系統架構。

雲存儲已經逐漸從現有的SAN和NAS存儲中獨立出來,因為這種陣列架構所需的控制器更少,而且雲存儲要求一種不同的檔案系統,這種檔案系統在存儲介質中必須具備可拓展型和資料保護功能。 這也是雲存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沒有控制器也就意味著沒有RAID硬體。

目前市場上已經推出了這樣的檔案系統:一個是Google的GFS,另一個是Sun的ZFS。

那些需要PB級存儲的企業使用者可以使用雲計算存儲模組嗎?顯然Isilon已經向它的使用者提供這方面的產品了,例如Isilon在媒體領域的使用者正在使用集群NAS系統將上億位元組的視頻檔案傳輸給他們的使用者。

其他領域--尤其是那些要求基於檔的大型線上資料存儲的領域--比如醫藥業和那些使用超級計算的地球科學研究機構也正在開始應用雲計算技術。

與超級電腦應用相比,雲計算也具備並行處理能力,但是雲計算的成本更低。

基於雲技術的計算和存放裝置同樣也對小型企業使用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他們不再需要通過管理操作自己的IT架構來完成那些工作。 雲計算技術為他們節省下大量的時間和成本,使他們可以更專注于業務的發展。

Google和Amazon表示,目前已經有上千家小型企業使用者採用他們提供的基於雲技術的面向業務服務。 隨著這些小型企業的成長,他們對IT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雲計算廠商與傳統IT廠商相比能夠提供更多的技術服務,同時帶動大中型企業使用者也開始採用基於雲技術的技術服務。

因此,雲計算在不久的未來將有可能成為一項具有突破性的新技術。

眾多廠商競相角逐

目前還沒有硬體廠商推出雲存儲產品,但是像Sun等廠商已經開始研發基於雲技術理念的產品了。 不少廠商也紛紛計畫向企業使用者提供基於雲計算的硬體和軟體產品,或是向企業或終端使用者提供基於雲計算的存儲服務。

Amazon:

Amazon的創始人Jef Bezos似乎正極力將Amazon轉型成為21世紀的新型IT公司。 Amazon在2004年推出的IT架構使用了Linux伺服器、配置了惠普MAS存儲陣列的O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應用集群。 Amazon希望成為一家向使用者提供基於Amazon萬億級計算業務架構的雲計算服務提供者。

EMC:

EMC目前還沒有推出集群NAS產品,Centera則是一款針對非結構性資料資訊的線上歸檔產品。 但是EMC已經宣佈推出了Hulk和Main集群NAS硬體及軟體產品,到明年一月EMC將可能公佈使用了這些新產品的部分使用者名字。

惠普:

惠普通過收購存儲軟體製造商PolyServe獲得了PolyServe的一些技術特性,雖然惠普並沒有對外公佈其雲計算技術的具體細節,但是惠普在博客上透露,Amazon已經成為其使用者之一。

Google:

Google擁有自主研發的萬億級資料中心架構,是最早提供雲計算伺服器的廠商之一,這也使Google成為擁有目前全世界最大型的IT架構的廠商。

IBM:

IBM和Google攜手與各地建設有小型雲計算設施的高等院校合作,這樣那些電腦專業的學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瞭解雲計算的技術理念。 IBM首席執行官Sam Palmisano表示:"在這個專案中,IBM在科學、商務、安全交易計算領域的實力和優勢與Google在網路計算與大型集群領域的專業技術相互補充,最大程度上發揮了兩家廠商的技術優勢。 我們計畫對參加這個專案的人員進行培訓,開發出可以滿足全球網路擴張需求、確保每天上億次安全交易的軟體產品。 "

Isilon:

Isilon擁有不斷完善的集群NAS產品線,近日還宣佈推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NAS集群,該集群配置了約100個節點,理論上支援2.3PB的存儲容量。 已于近日成功融資上市的Isilon還表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是Isilon集群NAS產品的使用者之一。

NetApp:

NetApp專門針對NAS和SAN產品的作業系統ONtap GX中提供了集群技術。 但是由於NetApp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帶給他們較高利潤的主流企業使用者上,因此NetApp總是在集群NAS領域落後于Isilon等廠商。 如果未來雲計算企業級市場有所發展的話,也許能夠帶動NetApp在該領域的積極性。

Sun:

Sun專注于提供帶有豐富雲計算特性的硬體和軟體產品。 Sun推出了ZFS檔案系統、低端X4500存儲伺服器和開源Solaris 10軟體棧。 Sun首席技術官極力支援雲計算技術,顯然Sun已經意識到雲技術技術將逐漸成為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

希捷:

希捷通過收購線上存儲服務公司EVault彌補了自己在存儲服務方面的不足,並計畫向自己的資料中心使用者提供線上備份服務。 此外,希捷還收購了一家名為MetaLincS的電子發現廠商。 為什麼呢?希捷在磁片磁碟機產品方面的收益頗豐,為什麼突然轉變產品方向了呢?有可能希捷希望通過此次收購成為能夠提供基於存儲的線上服務的主要廠商之一,或者說成為一家雲計算服務提供者。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