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思考「大資料」圖書熱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在經歷了「藍海戰略」「長尾理論」之後,對企業經營管理提出系統的觀點,當屬「大資料」。 與以往企業經營的戰略思考不同的是,大資料更多的帶有濃厚的技術色彩,是企業在經營與創新中,越來越重視理性分析和技術手段的結果,其背後的主要支撐點在於,互聯網與電子商務行業的飛速發展,已經使得各行各業都開始思考, 如何在行銷中採用互聯網思維,如何在資訊時代對自己的企業進行精細化管理。

IBM把大資料概括成3個V:大量化(Volume)、多樣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 這些特點概括了大資料的基本特徵,也反映了大資料潛藏的價值。 大資料重建了我們認知世界和生活的方式,然而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大資料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該如何接受並擁抱這個時代?

與大資料相關的圖書受到讀者歡迎,這充分說明大資料已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但正如阿裡巴巴副總裁車品覺所言:「現在,大資料的概念正處於紛雜的時代,媒體上充斥著各種關於大資料的報導,但其中不乏牽強附會、濫竽充數的言論, 某些媒體甚至把簡單的統計也冠上了 ‘大資料’的頭銜。 」「紛雜」不僅可以用來評價目前媒體針對大資料的言論與觀點,更可以形容目前大資料圖書的相關境況。 當下以大資料為主題的多達百余種的圖書,其內容也是良莠不齊,令讀者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感。

大資料圖書的一部分閱讀群體為企業人員,對他們來說,在使用大資料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諸多問題。 在小米首席執行官雷軍看來,「大資料時代,個人隱私保護是使用者關注的焦點,要切實防止個人資訊洩露。 」在雲計算和大資料的時代,對使用者個人資訊的收集,必須獲得使用者的許可。 對企業來說,要杜絕那種對使用者進行的惡意騷擾和傾銷,杜絕通過「人肉搜索」侵犯他人日常生活的行為。 如果原本散落在仲介、銀行、保險、航空公司等機構間的個人隱私資料,在被資訊共用之後,又被系統整合、相互印證,消費者的個人基本資訊,甚至性格、愛好以及生活軌跡等資訊將被他人一覽無餘,使用者就會感覺自己如同「透明人」。 原本為使用者制定貼心的個人化服務,一旦被陌生企業利用,將成為使用者逃離大資料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我想對熱衷於研究大資料的讀者說,大資料確實能説明人們預測未來的趨勢,但這並不是說,未來就藏在大資料之中,未來的亮點一定與天才的創新有關,而這一點,基於歷史和現實的資料中,只能提供方向和可能, 卻不能成為模型和藩籬,以往資料積累證明失敗的案例,未嘗不會醞釀著新的更大的成功——黑莓的智慧手機並未形成規模,但蘋果的iPhone卻空前成功。 某種程度上,創業企業其實更多的是需要創意和行銷推廣,因為它需要足夠的時間來讓使用者認識其產品,而這一點,往往有時只能依靠人們的直覺和毅力,畢竟,每個消費者的購物衝動,並不是在看了資料分析報告之後才產生的,而說服消費者的工作 ,大資料還難以完全勝任。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