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概念到生意
在 2012年,大資料才逐漸被中國產業界接受和關注,但業界普遍認為2013年是中國「大資料元年」,未來三年大資料超市都將呈爆發性增長態勢。 賽迪顧問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我國大資料超市規模為4.5億元,同比增長40.6%;而預計到2016年,大資料行業規模將突破百億元。
成立于2006年的AdMaster致力於通過技術驅動的SaaS平臺為廣告主提供資料應用服務。 目前,AdMaster服務于快消、IT、汽車等多個行業 80%的世界100強品牌及眾多國內知名品牌,占超過50%的市場份額。 同時,也在推動行業發展和變革中不斷努力。
「在三四年前,手機剛剛出來的時候,我們就在做跨多屏資料應用模型,如何完成跨電視和PC、手機和PC、手機和電視等跨多屏行銷的分析和優化?比如看電視的時候同時玩手機,會不會降低對電視節目的認知?消費者多屏的使用習慣如何? 哪些螢幕在哪些時間的品牌傳播效果最好?與之相關的,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的研究,我們也是國內第一個實現跨多屏評估和優化的資料應用公司。 跨屏資料的應用是AdMaster資料應用的一部分,AdMaster的資料應用主要還包括廣告資料、社交媒體資料、品牌電商資料及把前端廣告資料、社交媒體資料及後端品牌電商資料整體打通分析和應用的全流程資料應用服務。
行行都愛大資料
大資料對傳統廣告行銷行業可能會是一種顛覆式的。
傳統的廣告,第一,不能優化,第二不能控頻,第三也就是比較盲目的粗放的投放,而不是精准的投放。 傳統媒體也在面臨轉型。 首先,傳統媒體要開始數位化,比如電視;第二,很多的傳統媒體,主要都是從內容為核心出發的,讀者可能喜歡什麼樣的話題,喜歡什麼類型新聞專題,他們就做什麼。 然而,數位行銷現的精准性體現在他開始以人為本,行銷方式從內容購買轉化為目標人群購買,這些都無法離開資料的支援。
同樣,傳統媒體的轉型,他們的廣告行銷也需要大資料的支援。 「傳統媒體轉型比較突出的就是上海澎湃。 它通過監測微博上的輿情,發現這個最近會成為一個熱點,於是做一個專題,深究一下這個事情背後的故事。 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把人們吸引回來.
小到「以最合適價格和時機購買衣服」,大到「重要的經濟決策中如何提高經濟效益」,大資料都會告訴你最佳答案,「它提供了一種更便捷的生活方式,比如物流中的一些大資料優化,能夠讓消費者更快速的收到貨。 例如一號店、京東,他們的物流其實就是大資料分析出來的最優的配送的方案。 」
大資料的滲透力極強。 從本質上講,各行各業都已經在資料化了,比如電信業正在變成電信資料業,金融業變成金融資料業,醫療業也變成醫療資料業...... 這也就意味著,大資料採礦將成為各行各業的必修課。
確實,如果我們把大資料的價值僅僅理解為可以更精准地向使用者推送廣告就太為狹隘了。
「與人腦總是喜歡問‘為什麼’相比,大資料會直接告訴你‘是什麼’。 」洪倍舉例說,冬天,人們總是被告知要記得戴帽子和手套,否則就會著涼,這是人腦的思維。 但大資料分析會告訴你,著涼可能是病毒的問題,跟戴不戴手套和帽子沒有很直接關係。 再如,到餐館吃飯,第二天生病了,人腦的思維馬上會用可能吃壞了東西這樣的理由來解釋,但從資料統計學角度,生病還有可能與有細菌的手握手導致的。 「如果有了大資料,就可以讓腦子慢下來,不用去推測原因,直接回答結果。 」
「大資料」時代剛剛開始,留給人們的想像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