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連結的八個維度 如何將連結做到極致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編者按】本文作者@李建忠JZ 。 作者陳述,其實無論中外,隸數互聯網史上的偉大公司,無不是把連結做到極致的公司。

Google搜尋引擎核心PageRank做的是page之間的連結,Amazon創造的是people和product之間的連結,Facebook社交網路做的是people之間的連結,Apple開創了隨時隨地的手機連結......

連結對於產品來說,不是簡單的「有或者無」的問題,連結還存在品質上的差異。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讓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中國的PC軟體歷史。 瞭解中國軟體行業的朋友應該對下面這些軟體耳熟能詳:網路螞蟻,Winamp,RealPlayer, ACDsee,超級解霸,瑞星殺毒, Winzip,QQ.......除了QQ之外,其他的軟體現在都幾近消失,或者式微到可以忽略不計。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使用者需求不再?這個並不能說通。 實際上,大家會發現它們大多都有同類軟體活躍在當下:迅雷、PPTV、美圖秀秀、暴風影音、360等。 拋開運營、管理、創始人等因素,到底有什麼樣的產品因素導致這些軟體式微?

如果將它們與其強大的後繼者做對比,我們會發現這些式微的軟體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連結的缺失,或低品質。

就拿最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風生水起、估值上億美金的幾家App軟體公司:Instagram, Evernote, FlipBoard, Path, DrawSomthing等來說,我相信很多朋友看了它們的軟體功能都會有疑問「 不就一些寫寫畫畫嘛,這種軟體也值這個價?」 但如果你從另一個角度,即連結的角度來看,這些無不是創造了豐富、迅速、高強度的連結。 我不敢說連結是一個App成功的充分條件,但連結絕對是一個App成功的必要條件。

連結,在Web範疇裡來自于HyperLink這個詞。 自從Web相對傳統軟體取得壓倒性優勢後——其實Web的壓倒性優勢正是連結的勝利,人們發現傳統軟體雖然沒有HyperLink這種特定的形式,但用戶端軟體與伺服器,用戶端軟體之間, 伺服器軟體之間的每一次通信過程實際上都是一次連結過程。

要很好地理解連結的力量,我們需要建立對連結品質的一些評價維度,以下是我個人的總結:

1. 連結的數量

這是評估一個軟體產品、或軟體形態最基礎的標準,比如:對於Facebook,QQ這樣的社交產品,或者Google搜尋引擎,其中處理的連結數量是冪指數級的(在理論的極值上,n個使用者、或n個網頁之間可以創造的連結數量是n!)。 而很多普通的軟體產品所處理的連結數量是零,或者很少(例如我們常用的winrar、各種記事本、優化大師等工具軟體)——這樣數量稀有的連結,甭管用戶量有多大,軟體產品的價值註定是不高的。

2. 連結的速度

表面來看,只要是互聯網上的連結,基本都是光速(光纖作為傳播介質)。 但如果深究下來(特別考慮到一次往返連結回饋),不同產品連結的速度其實是不一樣的。 比如Email連結的速度,就不如QQ的連結速度(使用者A寫Email給使用者B,B回饋回來,這樣一次往返連結少則幾天,多則上月,嚴重遲滯了光速。 而QQ一次往返對話完全以光速運行)。 博客的連結速度,就不如微博的連結速度(寫一篇博客得到的回饋,和微博得到的回饋,速度不可同日而語)。 這也是「為什麼Email的價值遠遠不如IM,博客的價值遠遠不如微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人類的眼睛天然是光速的,只有光速的連結才能與之匹配。

3. 連結的頻度

頻度是單位時間裡,連結的次數。 有些軟體一個月連結不了幾次(例如早期的Windows Phone 6.0 系統軟體),有些軟體一天產生的連結就不計其數(例如iPhone系統軟體:iMessage, iTunes Store, App Store, Podcast Store......)。 高頻的連結,有絕對的產品優勢。

4. 連結的精度

連結是粗糙的?還是精准的?差別很大。 Web的URL的精准定位使得Web連結擁有極高的精准度,這也是目前來看絕大多數Web網站比用戶端軟體或App更為成功的原因——你很難想像手機App的購物應用,能夠創造出比taobao.com 或360buy.com這些網站更大的交易額。 你看到一個好的商品,在Web上可以將URL直接複製、粘貼到微博或QQ裡面,發給朋友。 但想推薦一個App裡面的商品,目前很難。

其實,目前的搜索、廣告等PC互聯網商業模式在Mobile上不靈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移動App缺乏連結的精准度」,只有有了精准的連結,搜索、廣告等這些生態環境才能得以大規模建立。

精准的連結標準是我認為下一代移動互聯網App在技術架構上要努力解決的問題——類似用REST的架構方式,來將App的狀態隔離成一個個精准的單位頁面,然後加上一個穩定的位址表示。 這個必須由Apple、Google、Microsoft這幾個大的平臺級玩家坐下來建立像Web的URL一樣的統一標準,在小圈子裡玩是沒有意義的。 當然另外一個可能性是,這些大的平臺級玩家吵得不可開交,最後在移動App上建立不起來像 Web的URL那樣精准的連結標準。

5. 連結的強度

連結是有強弱的,有些弱連結,發出去沒有回饋。 但強連結就要更高一籌。 LinkedIn所創造的連結,相對於Facebook創造的連結,其強弱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這也是LinkedIn的價值與Facebook價值差別巨大的原因所在。

6. 連結的向度

連結有單向、雙向區分,單向的連結(例如Yahoo等門戶主導的Web 1.0時代),肯定不如雙向的連結(例如,博客、論壇、社交網路等主導的Web 2.0時代)。

7. 連結的切合度

有些產品也試圖創造大量的連結,但這些連結與它們主功能的切合度很低,是「搭售品」,所以價值聊聊,成就不了偉大產品。 例如:金山電池醫生搭載了所謂的「裝機必備」,「下載排行」這些連結元素,但這種在主功能(電池維護保養)之外搭售創造連結的做法,註定了連結的品質不可能高。 真正高品質的連結必須與產品的主功能高度切合。

8. 連結的傳播力

不同的連結,傳播力是不一樣的。 有些連結,只能從A傳播到B;但有些連結,就能創造從A到B、再到C、再到D.....這樣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鏈式傳播。 例如,微博的鏈式傳播,其威力要遠遠大於天涯、Discuz等論壇的聚合傳播,這是因為社交網路的連結天然具有鏈式傳播能力——注意這裡說的是連結的產品特徵,不是連結承載的資訊內容,雖然然不同內容興趣點傳播起來肯定效果不同。

當然以上連結的8個維度只是個人的產品經驗和思考總結,不一定全面,歡迎朋友們互相補充、互相學習。

有了這8個評價連結的維度,在規劃產品或者定位產品時,就可以從連結的角度看產品,它可以很好地説明我們分析這個產品的成長空間,比如:類似萬年曆,電池醫生,手電筒這類應用,有時候單看產品,裝機量巨大,有些人就興奮的不得了。 但是這些產品裡面幾乎沒有連結,或者即便有,連結的品質也很低,這就註定了這些產品不可能成長為偉大的產品。

為什麼連結如此重要?本質上,互聯網上的每一次連結行為,背後都是「一個人的需求、願望、情感的表達」。 它的大小、強弱、快慢就是「人的需求、願望、情感」的大小、強弱、快慢。

連結之于軟體,就像神經之于身體,交通之于城市,江河湖海之于地球。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沒有連結,死水一潭。 有了豐富茂盛的連結,就有了生生不息,不斷繁衍的生機。

所以,對於做軟體產品、特別是移動App產品的朋友,我最大的建議就是:挖空心思地創造連結,提升連結的速度、頻度、強度、向度,那麼很快你就會發現你的軟體產品將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 那樣的軟體才叫互聯網軟體!

我對自己目前的產品做得產品就有一條鐵律:堅決不做沒有連結的產品。 沒有連結的軟體,是沒有生命力的。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d4ddb01015t6i.html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