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雜誌隕落:曾經輝煌甚于團購網站的火爆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投資 國內 團購 曾經 電子雜誌

仲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幾年前出現頻率頗高的「電子雜誌」一詞,現在已悄然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日前,某入口網站還專門為此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約有85%的網友表示已許久沒看過電子雜誌了。 電子雜誌又稱網路雜誌,2005年初,國內尚只有幾家,到2006年,便迅速飆升為上千家,那一年也被視為國內電子雜誌行業發展的巔峰時期。 在這其中不乏名人為其打招牌,從2005年楊瀾創辦的第一本名人電子雜誌《瀾LAN》,到隨後陳魯豫的《豫約》、徐靜蕾的《開啦》...... 電子雜誌曾經的輝煌似乎不亞于當下團購網站的火爆。

當然,電子雜誌當時也得到了風投們的寵愛。 2005年,宏碁、聯想投資和招商局三家聯手向Xplus(國內電子雜誌、電子報紙發行平臺)注資450萬美元; Poco電子雜誌在2003年獲得IDG的兩次投資,共計2000萬美元;凱雷則向另一家電子雜誌平臺Zcom投資1000萬美元。 加上獲得其他電子雜誌的投資,大約有1億美元的風投先後進入這一市場。

然而誰曾想過,這筆錢卻在短短三四年時間內打了水漂,幾家主流電子雜誌紛紛關門大吉,僅剩下的也在垂死掙扎,隕落速度之快令人詫然。

與傳統雜誌相比,電子雜誌向來以內容靈活、視覺效果好、成本低等優勢做噱頭。 然而,這些所謂的優勢,在產業鏈尚未充分完善之前,成了它們發展的桎梏。 一段時間內,各式各樣的電子雜誌擁堵在互聯網上,但由於內容缺乏創新,同質化嚴重,以及產業鮮有影響力的領先者,令讀者覺得無從下手。 儘管有多家電子雜誌平臺為了提高內容品質,除了與紙媒建立內容合作關係外,還紛紛創辦自己的原創雜誌,如Poco旗下就有《PocoZine》、《印象》、《味覺》和《首映》這四本原創雜誌,但這反而在無形中增加了成本。

另一方面,電子雜誌的「錢景」一直不清晰。 與傳統雜誌相似,電子雜誌的盈利模式不外乎是發行收費和廣告賺錢。 前者對於習慣了免費互聯網的中國市場來說,顯然毫無優勢可言;而後者由於使用者量的局限,廣告客戶在電子雜誌上的投放量,自然不會多到哪裡去。 久而久之,在兩者的惡性循環下,產業發展逐漸陷入谷底。 2006年,Zcom電子雜誌單月虧損近200萬元。

如今,Zbox已經悄然倒閉,功能變數名稱轉為他用;行業前輩Xplus也從業界淡出,其總經理夏鴻轉而加盟一家移動互聯網媒體公司;楊瀾試圖吸引投資的兩大電子雜誌《瀾LAN》和《HV》去年底徹底停刊, 而Poco如今已轉型做圖片興趣互動分享社區;唯有徐靜蕾的電子雜誌猶在顧影自憐。

不禁會有人問,電子雜誌是否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天?當然,誰也不敢保證未來電子雜誌或許會憑藉某個風潮重振雄風。 但不要忘了,眼下國內電子書行業的發展尚「自身難保」,更何況電子雜誌呢?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