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CIO:辯證看待雲計算 遊戲規則已改變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隨著雲計算慢慢從概念轉向產品,企業部署雲計算開始提上日程。 據調查,在亞太地區,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企業2012年計畫增加雲計算預算。 當然,理智的決策源于辯證的看待事物的利弊,雲計算亦然。

雲計算的優勢

1、快速啟動 搭建應用

雲計算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快速搭建我們的企業應用,比如我們現在要開發一個網站,我們不必再花費鉅資購買硬體集群、不必再耗資組建軟體,只需把一切需要的搭建在雲上,方便快捷還省錢,這對企業來說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紐約Animoto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布萊德。 傑弗遜曾說:「雲計算對於新興企業來說確實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它能説明你使用很少的錢就能非常快速將商業計畫付諸實踐;雲計算改變了企業間的遊戲規則,它使企業家在創業之初就滿懷信心勢將業務擴展到全世界。 」

2、成本低廉 投資靈活

因為雲的規模是可以動態伸縮的,易於擴展也易於靈活處理,所以企業可以不加大硬體投資力度來滿足應用以及使用者的規模增長(降低成本),也無需因專案中斷而沮喪(損失較少)。 對大企業而言,船大有時也好調頭;對中小企業來說,專案運作成本驟減,競爭大企業,可望可及。

高科技諮詢公司CIMI首席執行官TomNolle表示:「要衡量公司是否有著良好的雲服務前景,首先要考慮你所擁有的IT架構資源利用的多樣性。 如果你總是經歷大量的波峰和波谷,你可能被迫要將更多的IT資源配置給峰值時期使用,而雲服務將使你少投入大應用。 」

3、產品研發 週期壓縮

不管你使用哪個廠商的雲計算產品,你的產品研發週期都將大大壓縮,想法可以隨時更改,研發的產品亦可以隨時更新。 這對企業而言,減少了成本,但產品仍可以精益求精。

Indianapolis公司助理資訊諮詢師Dave Powers表示:「自從Eli Lilly&Co.公司去年4月將某些應用軟體和資料移轉到亞馬遜的雲上,Eli Lilly&Co.的配置時間將從幾周下降為幾分鐘。 這裡面蘊藏著巨大的價值。 雲計算確實已經開始影響到我們做業務的方式。 我們開始減少研究的迴圈週期,這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

雲計算的劣勢

1、資料安全 不給力

從資料安全性方面看,目前比較熱的雲計算廠商亞馬遜、谷歌、IBM、微軟等似乎都還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這點在企業宣傳上便可窺見一斑(至今仍無企業敢直言雲安全訴求)。 很多企業使用者即使嘗試使用了雲計算,也大多會通過內部監管來控制這些資料,而絕不會將具備競爭優勢、包含敏感資訊的應用軟體放在公共雲平臺上,這也是大多數企業炒作雲概念雷聲大雨點小的原因之一。

2、大型企業 不需要

很多發展成型的大型企業在雲計算之前就已經耗鉅資購買了硬體、構建了自己的伺服器集群,也購買了所需的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基礎的平臺架構已經搭建完成。 近幾年,類似這種企業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的應用再搬放到雲上,企業移植IT業務上雲平臺也是有選擇性的。

CIMI的Nolle說:「你遷移的資源越多,你的IT資源池就越大;你的IT資源池越大,在將資源外包到雲上所體現出來的成本優勢就越小。 雲計算能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但是只有從相對較小的資源消耗向上擴容所實現的收益才是最大的。 」

3、企業自主權 不夠多

企業自主權,一直是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 也許是出於慎重的考慮,也許是心態還不夠開放,對於自己公司的應用,大家都希望能完全監管和控制。 在原來的IT架構中,每個層面的應用都可以自訂,監督、管理、控制,隨心所欲;登上雲平臺後,企業雖然不需要再擔心IT運維的安全、穩定,但企業似乎仍不輕鬆,心懷忐忑源自對雲產品的不可掌控。 當熟悉的東西突然變成了一個黑盒,擔憂,真的可以理解。

4、雲計算產品 不成熟

眾多的雲計算廠商2011年把雲概念炒得大紅大紫,嘗試落地或者打著擦邊球的雲產品層出不窮,但缺乏統一平臺和標準約束的雲廠商大多各自為政,市場供需矛盾突出,敢於嘗試的企業採購因產品不相容而苦惱、 冷靜觀望的企業心知肚明大勢不可逆、執著的守舊派依舊尋思如何改善企業IT架構以抵制雲計算的衝擊。

然而,市場總是在供需中磨合發展,比如說有企業認為公共雲不安全,廠商就開始推私有雲;說到企業原有應用難以整合到雲上,廠商馬上就推出了混合雲等等。 從根本上說,雲計算運用成功且具有推廣效應的產品目前還很稀少,但我們體驗它,只是因為認定它必然會成為未來的趨勢,這樣的心態,雲計算縱使不完美,又何妨?

結語:

同許多新興技術一樣,雲計算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你拒絕它、排斥它,也絲毫阻擋不了它前進的腳步。 但請相信:雲計算永遠也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使用者、雲計算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 在這個唯一不變就是變化的世界,當雲潮襲來,遊戲規則悄然改變,企業CIO們,你準備好了嗎?

(責任編輯:蒙遺善)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